机长,作为飞机上的“最高长官”,对于飞机的安全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在许多事故中,凭借机长的出色发挥,人们得以化险为夷。像萨利机长这样神一般的机长或者机组,在航空史上还有很多。

吉姆利滑翔机

年,从渥太华飞往埃德蒙顿的加拿大航空号班机从机场起飞。不过,由于糊涂的后勤弄混了公斤和磅,导致油料并没有加足。

飞机航行了约一半航程时,油压警报响起。机长BobPearson发现了危急情况,决定紧急降落。不过,两个引擎先后因为油料耗尽而熄火,而此时飞机离迫降备选地点温尼伯还有公里。

不过千钧一发之际,副机长想起在附近有一个废弃了的空军基地,于是向塔台询问有关资料。于是,驾驶员们驾驶着巨大的飞机,以滑翔的方式向这个基地进发。

飞机滑翔了17分钟,50公里,终于抵达这个废弃的空军基地。

意想不到的是,这个废旧机场的跑到已经被改成赛车跑道,而且当天正值比赛日,尽管比赛已经结束,但跑道上聚集着大量群众,两个孩子甚至在跑道上骑车。唯一幸运的是,当时天气良好,天色明朗,可以目视。

最终,机长凭借他高超的技术以及心理,让飞机成功进入跑道。由于飞机没有了液压,落架无法全部放下,只有主起落架可以借助其重量放下。

最后,飞机着陆时轮胎立刻爆裂,通过刮蹭到跑道上的一条铁杆,飞机停了下来。副驾驶事后回忆,他当时几乎可以看清那两个孩子惊恐的表情。这起事件最后只有10人受了轻伤。

加拿大航空号在吉姆利机场迫降,当时这个机场已经废弃,成了卡丁车跑道

遭遇导弹的货机

飞机最重要的两大系统就是动力和液压。前面的哈迪逊河和吉姆利滑翔机都是失去了动力,而液压是控制飞机方向姿态的系统。

DHL货机遇袭后地面战地记者拍摄到的画面

年,一架隶属于DHL的空客A货机起飞后不久,在8千英尺高度被导弹命中,摧毁了飞机的整个液压系统。

甘诺特机长通过控制油门的力度让飞机保持微妙的平衡,好不容易熬到了机场附近,而飞机的状态还在持续恶化。甘诺特机长最终以高出标准速度公里的速度着陆。巨大的冲击力破坏了起落架系统,飞机也冲出了跑道,但机长把大家从生死线上拉了回来。在鬼门关前逛了一圈的DHL货机平安落地,史无前例地在液压失效情况下安全降落的经历,将甘诺特机长封上“神坛”。

机长飞出去了!

  要说最让小编佩服的机组,要数英航号航班的机组了。“空中浩劫”是小编很热爱的一套空难调查纪录片,至今已经制作了16季。每次我想向人推荐这套纪录片时,都会先给他们看英航号航班的那一集。这是一架机长被吸出驾驶舱外、第一天入组的副机长全程控制飞机紧急迫降、乘务员拽着机长的脚不让他的身体飞走、其他空服员收拾机舱安抚乘客、最终包括机长在内全员获救、事件后全员继续飞行到退休的“神级机组”。

英航号航班机场飞出窗外的电脑模拟图

东航的《紧急迫降》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紧急迫降》这个电影,也知道这个电影取材自年东航号班机的紧急迫降。这是中国首宗民航飞机迫降事件,起因是飞机的起落架无法放下。机长尝试了各种方法都无法把起落架甩出来,最终决定以机头擦地的方式进行迫降。

  在迫降这个过程中只要有一丝丝的方向偏差,就可能出现飞机翻覆的情况。最后在机组和地面各方的努力和配合下,东航号班机成功迫降,全员获救!

被“开天窗”的客机成功着陆

 

还没完!休息5秒钟,插播一则广告增刊现货发售!

许多影片表现过飞机在空中遇险,机组人员与乘客乱作一团的情形。这种场面曾真实地发生在阿罗哈航空号班机上。这是一架波音-型客机,担负着往来夏威夷的希洛与檀香山的定期航班。年4月28日13时25分,号班机从希洛国际机场起飞,飞机上载有89名乘客和5名机组人员。

13时48分,飞机爬升至7米高度时,机体前端左边一小块天花板爆裂,机舱瞬间失压,导致由驾驶室后方一直到机翼附近的一大块机舱天花板被撕裂并脱离机体。

机长罗伯特·寿恩施泰莫向后望时看到了可怕的一幕:原本应该是头等舱的天花板处却看见了天空。他立即联络附近的卡富鲁伊机场,要求紧急降落。当瞬间失压发生时,机舱服务员主管克拉拉贝尔·兰辛正站在第5排座位的位置,回收客人的杯子。她一下子被气流扯进机体的破洞,再被吸出机舱外。其他两名空姐表现出了巨大勇气,在受伤的情况下继续安抚乘客。

此时,机上乘客都以为机长死了,但他其实正在拼命设法紧急降落。十多分钟后,这架“开着天窗的飞机”安全降落在卡富鲁伊机场,堪称奇迹。

在这起事件中只有兰辛一人不幸遇难,65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受伤,其中7人重伤,飞机机体损毁严重。由于这起事件极富戏剧性,日后它被拍成电影《九霄惊魂》。

一个翅膀也能飞回来

 

相对于客机,机动性更强的战机上演奇迹的例子更多。

以色列空军F-15只剩一个翅膀成功返航,就是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例子。

年,在一次空中格斗训练中,以色列空军飞行员乔恩-艾斯利驾驶的F-15战机与另一架战机碰撞,右边机翼被整个撞掉。但艾斯利凭借其勇敢与机智,驾驶单翼战机安全着陆,创造了飞行史上的一段传奇。

艾斯利的神奇表现让F-15的制造商麦道公司(现被波音公司并购)都不敢相信。后来的事故调查表明,飞行员超快的反应速度,卓越的驾驶技术及沉着冷静,是他能安全归来的原因。

本文转载自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nxianga.com/cxgj/10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