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局外人
《局外人》是法国阿尔贝·加缪创作的中篇小说,也是存在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阿尔贝·加缪的《局外人》通过塑造莫尔索这个行为惊世骇俗、言谈离经叛道的“局外人”形象,充分揭示了这个世界的荒谬性及人与社会的对立状况。莫尔索的种种行为看似荒谬,不近人情,实则正是他用来抗击这个荒谬世界的武器。 《局外人》,整体8分推荐下。 由于人和世界的分离,世界对于人来说是荒诞的、毫无意义的,而人对荒诞的世界无能为力,因此不抱任何希望,对一切事物都无动于衷。 ?整体感觉前半部分故事铺开节奏有点慢,不太符合阅读习惯,后半部分比较精彩,立意马上凸显出来,局外人的角度看着让人心慌和深思。外文著作有时候读起来总是很费力,我觉得是和语言环境以及翻译过来的差距有关系,有的时候和通常的阅读习惯不符合,导致我一直不太喜欢看国外的书。希望翻译大神们,尽力弥补这种差距,希望读外文书也异常顺滑!?印象最深的情节 1.母亲去世的情节。主人公的反应开始让我觉得很惊讶,但是细细回想,觉得或许这样也不错。没必要把自己的情绪给大家看,只是为了迎合世俗的眼光。每个人对于荒诞的世界理解不同,没必要为了他人的理解改变自己的。2.审判期间,审判长和他的谈话,太荒诞!公务人员要求信教,否则就是不善良、是凶残。我想,到底是因为主人公不信教让他觉得信仰不够,人品有问题,还是单纯因为主人公没有听他的话,没有任他摆布后的恼羞成怒?!后者居多吧。3.主人公对女友的反应。这种随便的态度,让我奇怪。或者他是看透了一段关系,看清了最后结局,所以无所谓了吧。局外人的精髓所在。我没办法改变任何人,那就也不改变自己了吧。这是不是躺平的一种体现??反思想起来红楼梦里妙玉的“槛外人”。“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宝玉生日,妙玉赠生日帖,自署“槛外人”。次日,岫烟向宝玉述说妙玉自号“槛外人”“畸人”的缘故,宝玉听了如醍醐灌顶,回帖自署“槛内人”。局外人和槛外人的区别大概在于,一个是主动选择,一个是被动的选择。局外人对待生命的态度也是观望,对,就是观望。无所谓的态度,仿佛一切与我无关,一切都是漠然。也许是看透世界的悲观,也许是无所畏惧的乐观。槛外人不然,她有自己在意的东西,希望自己在意的东西更进一步。比如僧人,他们也算不得局外人,因为他们并非无欲无求,他们求光大佛法,求救苦救难。有所求就算不得局外人。局外人,仿佛另一出《楚门的世界》,荒诞又真实。局外人和局内人,掌握的人生是否失控?《局外人》推荐给你!?更多一点 遇见《银河帝国》 遇见《煤气灯效应》 遇见《康熙大帝》 遇见《西线无战事》 遇见《檀香刑》 遇见《蛙》 遇见《二号首长》 遇见《明朝那些事儿》 遇见《不负如来不负卿》 遇见《芳华》 遇见《完美世界》 遇见《平凡的世界》 遇见《故宫的隐秘角落》 遇见《庆余年》 遇见《西游记》 遇见《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nxianga.com/cxgj/11051.html
- 上一篇文章: 莫言陪女儿高考的一整天,我是这样度过的
- 下一篇文章: 莫言后现代精神与新文学流变读张清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