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违的感受,多久没有看过故事了
中国白癜风专家 http://baidianfeng.39.net/a_wh/131101/4283860.html 记得我在上初中的时候,每到周六日睡醒后,会赖在床上不起。当时床的旁边是我的书架,我会赖在床上时随手拿出一本读过的书,翻几页看,有时候在刚刚睡醒时,会思考等会要看谁的书而让自己感到兴奋。 今日的某天,回想到那时看书时的状态,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毕竟现在就算可以赖床,也只会翻翻手机上的新闻,手机上有什么就看什么,没有什么指定故事,也没有什么兴奋可言了。 这样的思考是来源于前几天无意中看到视频,是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的演讲。莫言用三十几分钟讲述了他的故事,他在最后说到,故事对他自己本人来说也是十分珍贵的,他是一个讲故事的人: “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因为讲故事我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我获奖后发生了很多精彩的故事,这些故事,让我坚信真理和正义是存在的。今后的岁月里,我将继续讲我的故事。”我大概是太久没有听故事了,现在看的通常来自手机上的信息,一会他挣大钱了,一会他也创业了。碎片堆积给我的是那些成功案例。听到莫言讲的故事,我心里产生了一种“久违了”的感觉。 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时的演讲 最早看莫言的小说,是《檀香刑》。当时在阅读这本书的一个晚上,我做梦梦到自己出现在这个故事的情节之中,梦里的我也受到类似于檀香刑似的的刑罚,受到极其严重的伤,直到疼醒或也许是在梦中已被别人弄死至吓醒这样的情况。 我看过的《檀香刑》版本 后来看的是《蛙》,自然又是一个快要读完的晚上,又一次梦到自己出现在这书中,梦到自己怀孕了,生孩子的时候极其的疼,是难产不说,估计在梦中生下的也是奇怪的什么,已经忘记了具体内容,只是记得又一次的被吓醒,并一直忘不掉这两个噩梦。 我看过的《蛙》版本 而后我就不再读莫言了。因为不想再做噩梦。可到现在不得不承认,好的故事是可以让你梦到他的。我以为真正好的故事是需要讲述的人反复推敲,用反复琢磨过的字、词、句堆积出来的一个好的故事,而听者也同样需要放松自己,从中听到故事与心里的沟通。 早期在莫言没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蔡康永曾经采访过他,虽然莫言那时已经出名,作品也被改编成影视,但是双方一直是在谈论文学本身对于莫言、对于社会的影响。采访中没有社会地位或阶级等级的出现,使这次采访我认为是值得看且有收获的。 写作是一件任何人都可以做的事情,他甚至只需要笔和纸。我想这是文学创作的魅力之处吧,用如此简单的条件,就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精神世界,而非有社会地位的人才能写或者是只能写有社会地位的人,故事本身也是在打破这种阶级,寻找真理。用莫言的演讲内容来说,他书中的主角就是高密县的亲人们、村人们、祖先们…… “我的爷爷、奶奶、父亲、母亲、哥哥、姐姐、姑姑、叔叔、妻子、女儿,都在我的作品里出现过,还有很多的我们高密东北乡的乡亲,也都在我的小说里露过面。当然,我对他们,都进行了文学化的处理,使他们超越了他们自身,成为文学中的人物。”大概是这些质朴的创作原型以及莫言的文学阐释,才有今天他的故事。 这样的故事才能使人感受到一股强大力量的存在,我想念这样力量的存在。这种力量一直伴随我成长,而今虽会对一些不明白的事产生质疑,像是看不到真实的一面时,我也相信莫言他说的这句话:这些故事,让我坚信真理和正义是存在的。 附 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演讲视频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nxianga.com/cxgj/11154.html
- 上一篇文章: 不管到了什么年纪,守住这三条做人的底线,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