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顶尖白癜风专家之一 http://m.39.net/pf/a_5941786.html

“何以致区区,目中双明珠;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年前,清风拂面的春日,美丽可人的姑娘在东城门外,邂逅了一位姿容俊美的男子,一见倾心,一吻定情。

据说,三国人繁钦的这首《定情诗》,是第一个把香囊当作传情之物,诉之于笔端的。之后,那缕激活了通感的幽香,便肆无忌惮地在那些承载着相思与情愫的文字间,眷眷不去。“玉合香囊曾暗度。榴裙翻酒,杏帘吹粉,不识愁来处。”一针一线间,多少风花雪月,多少情短愁长。

今天,经由更加精细的化学分析和医学研究,香的益处也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明晓。在炎炎夏日中,一缕清香,可以驱除令人不适的浊气,让人心定神宁,对身心都大有裨益。

国人很早就开始用香,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有“燎”“香”“鬯”(芳香的酒)等文字出现。《山海经·西山经》中“佩之可以已疠”的“熏草”,大约就是可以舒缓神经的零陵香。屈原《离骚》写“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他把装满香草的佩帏带在身上,象征对高洁人格的追求。汉代《礼记·内则》载,当时的年轻人与父母、姑舅等长辈相处时,应随身佩戴香囊,以示尊敬。

中国古代的著名文人们大多歌咏过香。仅那个浪漫豪放的唐代,就有王维“少儿多送酒,小玉更焚香”,李白“横垂宝幄同心结,半拂琼筵苏合香”,白居易“对秉鹅毛笔,俱含鸡舌香”,杜甫“香飘合殿春风转,花覆千宫淑景移”等数不尽的颂香诗句。

宋代苏轼、黄庭坚、辛弃疾等也如是,而且他们还喜欢自己动手制香。苏轼曾专门合制了一种“印香”(即调配的香粉),还准备了制作印香的模具、檀香木刻等送给苏辙作为寿礼。黄庭坚、陆游也常合制香品赠送友人。

熏香最早的起源,大概偏向于实用主义,目的在于“不治已病治未病”。《抱朴子》载:“黄帝欲登园丘,其地多大蛇,广成子教之佩戴雄黄,其蛇皆去。”唐代名医孙思邈《千金方》载有“赤散辟温疫之伤寒热病方:藜芦、踯躅花、附子、桂心、真珠、细辛、干姜、牡丹皮、皂荚九味末之,分一方寸匕,置绛囊中带之”的方子。说明“香囊”最早其实就是药包,用法就是香佩疗法。

中医理论认为,不同的芳香之物,具有扶正除邪、解表透邪、开窍醒神等不同的功效。特别在炎炎夏日中,清神静心的香囊,无疑于一股微凉的轻风。

陕西历史博物馆中的国宝,唐代“葡萄花鸟纹银香囊”内设两层双轴相连的同心圆机环,无论外壁球体怎样转动,由于机环和金盂重力的作用,香盂总能保持平衡,里面的香料不致洒落。当年杨贵妃身上佩带的香囊,大概就是这种吧。

入清之后此风更盛,赵汝珍在《古玩指南续编》说:“无论贫富贵贱,三教九流,每届夏日无不佩香囊者。故北京售卖香囊之肆,遍于九城。庙会集市售卖者尤多。盖堂时夏日如不佩带香囊,宛如衣履不齐,在本人,心意不舒,在应世为不敬。即下级社会人士,亦必精心购制。绣花镶嵌,极人力之可能。高贵者尤争奇斗巧各式各种精妙绝伦。”清代的贵族往往佩戴九至十二个“荷包”,除了有香囊之用外,征战时也用来携带干粮或作为赏赐之物。清代皇帝多在年终时赏赐大臣荷包,便是此风。

因为气候格外温热潮湿,至迟在南越国时期,广东便有以熏炉熏香的风气,到两汉时期熏香之俗益盛。从岭南地区出土熏炉的墓葬形制看,墓主并非全是高官显贵,有的仅是一般地主官僚,说明在岭南地区,熏香习俗的流行范围在扩大。中原地区从西汉中期开始出现熏炉,其熏炉造型明显受到南方地区熏炉的影响。

早期国人所用香料,都是本土所产,比如江蓠、辟芷、申椒、菌桂、木兰、揭车、杜衡、辛夷等等,但无论佩戴还是焚燃,香气散发比较快,所谓“香风难久留,空令蕙草残”。大约从汉代开始,通过海路商贸进口的海外优质香料大增,沉香、檀香、龙涎香等上好香料,气味佳,留香久,很快大行其道。

南宋时期,香料的进出口额占了整个国家额度的四分之一。宋代宫廷中还设有“香药库”,由“香药库使”执掌,约为正四品。明代东南亚香料进一步大量输入,16~19世纪初,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香料市场,广州也曾长期是中国最大的香料口岸。

从古到今,

名贵的香料为数众多,

比如乳香、龙涎香、降真香、

檀香、沉香等等,

顶级香如龙涎香,

有“一两黄金一两香”之誉。

日常熏香,

倒不必刻意追求名贵,

找到适合自己生习惯、品味的

便是最佳。

如果有时间,

可以自己试着动手

调制一些简单配方;

如果工作繁忙,

市面上的选择也不少。

山萘香囊

山萘、雄黄各10克,樟脑3克,丁香50克,香水或者干花根据个人喜好酌量添加。材料放入碎布缝制的囊中封上口。可随身携带,也可置于案头或车内。小小香囊不仅让你远离化学合成的空气清新剂,而且别具一股提神醒脑的清凉味道。

避暑香珠

据传这是从清宫中传出的配方:香薷一两,甘菊二两,黄栢五钱,黄连五钱,连翘一两,香白芷五钱,水四十碗,慢火熬,候将干,用绢搅汁,听用。透明朱砂末五钱,透明雄黄末五钱,白芨末三钱,白檀香一两,花石末一两,川芎末一两,寒水石末一两,梅花片一两,苏合油一钱,水安息一钱,香白芷末二钱,玫瑰花瓣末一两,以上共为细末,入前药汁内搅匀,作扣大串成。倘药汁不足,添鸡蛋清。

居家药香

青蒿、苍术、浮萍+雄黄(30:0.5,雄黄千万不可多用)、鳖甲。这四种可以单独熏点,也可以加在一起熏。将中药磨成细粉,放在烟灰缸或碟子中,堆成一个金字塔形状,在塔尖点燃,让火慢慢向下烧。

日用檀香

对于凝神效果最好,使用最早,大家也最为熟悉。适合下班后回到家中放松休息时点上,可以安抚神经的紧张和焦虑,让人能平静下来,同时还有理气、和胃,舒缓胸腹疼痛和心绞痛的功效。

橘皮苍术

百部、苍术、橘皮、艾叶四味药,按1:1:1:2的量配好。百部能润肺、下气、止咳、杀虫;苍术燥湿健脾、祛风湿,可除空气中的湿浊;艾叶可祛毒;橘皮就是普通的橘子皮,晾干了之后就可以用,也可用药店里卖的陈皮。

藿香佩兰

广藿香是著名的“十大南药”之一,以曾产于广州石牌一带的最佳。自古夏日,特别端午时节佩戴的香囊中,藿香、佩兰、菖蒲是最经典的配方。大家可以将藿香、佩兰、艾叶、菖蒲和微量冰片混合,藿香和佩兰是夏季治疗外感的药,藿香能发汗、温中,佩兰则是解暑辟秽,它们一起能芳香化浊,醒神开窍,驱虫避秽,避疫防病。既能化解空气中的湿浊邪气,又能使人自身增强抵抗力。从端午开始,整整一个夏季都可以使用。

精油熏香

这是很适合年轻人在繁忙工作之余的熏香。可以选择一些味道清新的精油,如薰衣草、乳香、茶树等,作用主要在于放松心情、舒缓呼吸、促进睡眠。在熏香机滴入几滴精油,熏香机可以在房间内慢慢扩散香气,还有加湿效果,在开着空调的房间中特别适用。

淡雅衣香

熏陆香、藿香、览探、甲香、詹糖、青桂皮,按照8:3:3:2:5:5的比例研磨后,调和均匀,可以祛除夏日毒气,有杀菌燥湿的功效,更可令衣服散发内敛淡雅的幽香。

熏香小贴士:

1、有些中药打成粉末后未必能点得着,可以在里面加一些艾叶,艾叶打碎了有艾绒,容易点着,而且艾叶本身也是芳香的。

2、很多熏香材料是有药性的,如雄黄,一定要在专门人士指导之下使用,不然可能反而对健康有危害。

3、熏香并非需要天天使用,可以根据身体感觉和心理需要,合理安排频率和使用时间;此外香料燃烧毕竟产生烟气,一方面是其香气来源,一方面也会有一定量附着在墙壁或家具之上,需要选择合适的地点。

4、熏香的量要有所把握,通风情况也要毕竟好,防止因燃烧耗氧和产生其他气体导致身体不适。

最贴近你的广州生活圈

主张把日子过得活色生香

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出品

版权所有转载须经授权

扫一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nxianga.com/cxgj/12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