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桐城乡村蝶变看汪河西部文明播报
免费视频网站vip账号 http://m.jpm.cn/article-123588-1.html乡村蝶变看汪河图文 何传伟李树侠仲夏时节,行走在黄甲镇汪河村,远处群山环抱,绿意盎然。境内牯牛背水库,波光潋滟,似熠熠生辉的明珠。汪河村位于黄甲镇西南部,面积18.94平方公里,25个村民组,人,素有“七山三水半分地”之说。生态环境好,物产丰富,有茶叶、板栗和小河鱼等。很难想象,如今山清水秀、花团锦簇的“生态村”,曾因地处偏僻,交通不发达,唯一特色产业茶叶难以销出,村集体几乎没有任何经济来源,贫困户多。邻里间常常为几分山地、几毛钱争吵不休。如今的汪河村,在党的好政策帮扶下,在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的努力下,打通了公路、兴旺了产业、美化了环境、涵养了村风。脱贫后的老百姓脸上有了笑容,心里有了底气,日子也有了奔头。综合整治提升乡村颜值衡量一个乡村的颜值,首先要看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近年来,汪河村充分利用美丽乡村建设和脱贫攻坚项目资金,进行村级道路、饮水工程、电力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以汪河村党群服务中心为点,以姚屋、张畈、寨湾村民组为面,绿化投资40余万元,建成一条两公里的沿库美景;通过人居环境改善项目,拆除无功能建筑五处,改厕户,新建公厕一座;投资万元增容电力变压器七台,改善了茶季、夏季用电高峰电压不稳、时常断电的状况;新建村级标准化卫生室、村民图书室、便民服务中心、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就业扶贫车间,解决贫困户就业12人;投资28万元,打造道路亮化工程,安装路灯98盏;修建面积㎡的生态农庄停车场;道路扩面2.3公里,而以前遍地泥泞的党群服务中心门前,如今已是青瓦白墙的乡村大舞台;25个村民组的道路全部水泥硬化。茶余饭后,村民们在文化广场休闲漫步,脸上挂满了开心的笑容。抢抓机遇增强乡村实力乡村美不美,既要看“颜值”,更要看“内涵”。年,汪河村迎来了国家级重点工程项目抽水蓄能电站的全面建设开工,这是大喜事,但也面临着征地拆迁安置等诸多问题。起初,村民们听说为了建蓄能电站,要离开自己的生活了几十年的老宅子,甚至要动迁祖坟,心里都是一百个不愿意,老屋依山傍水,风水好,担心搬到陌生的地方生活不习惯,担心土地被征、有限的补偿款花完后生活没有保障等。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安排时间节点,分工到人,一个个上门宣传政策,一户户加班加点走访,解答疑问,全力协助征收办推进项目建设进度。通过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耐心、细致的工作,村民们提高认识,顺利征收了杨楼、张岭、张湾、毛店、毛色五个村民组户房屋,征地亩,迁坟余座,伐木建设余亩。与此同时,村两委抓住机遇,在工程项目部选择办公地点时,积极引荐汪河生态农庄,如今该项目已为村集体带来十六万元年收入;不仅如此,村里还围绕施工企业方的需求,开发配套服务项目,精心打造民宿、餐饮、游乐等设施。如今,村民的住房租赁供不应求,高租金为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很多村民在项目上找活干,不出大山就能稳妥挣钱养家。电站巨大消费需求将给村民带来更多的创业机会,一些小型汽修厂、超市等,也将应用而生,既支撑电站建设的后勤服务,也给村民带来稳定的经济收入,有力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整合资源打造乡村旅游汪河村不仅自然景观优美,文化资源也极其丰富,涵盖了从商周以来的三千年历史,包括商周人类活动遗址、明清家族文化、桐城派文学、红色文化、抗战教育、佛教文化、库区记忆等。这里有牯牛山、檀香岩、龙井瀑布、千年古柏、太平寨、四姑寨遗址、百年古刹檀香寺等自然与人文景点。独特的自然景观、珍贵的历史遗迹和厚重的文化底蕴,为汪河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基础条件,有不少外地游客,慕名而来。汪河村两委抓住良机,主动出击,积极发动招引乡贤能人和有识之士投资,大力打造乡旅文化。下一步,将通过建设村史馆、民宿、水库风景区、茶庄、生态庄园等,通过乡村旅游观光新模式,给村民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增强文化自信,让群众不仅腰包鼓起来,腰杆子也挺起来。保护水源打造最美库区汪河村境内的牯牛背水库是桐城人民主要生活饮用水源地,是桐城的大水缸,为20多万市民提供生活饮用水。为了保护这珍贵的大水缸,汪河村将宣传标语“纵横库区美景,相约生态汪河”醒目地挂在道路旁边。村两委出钱出力,加高水库周边护栏,同时沿途增添垃圾桶,进行环保巡查,防止生活垃圾进入水库。如今水库四周修篁茂林,郁郁葱葱,库内碧水清澈见底,鱼群熙攘。昔日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汪河村,破茧成蝶。一路走来,一步一个脚印:夯实了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了美丽乡村品质,彻底摆脱了昔日路难走、网不通、脏乱差的旧面貌,在乡村振兴的路上,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作者/来源:最桐城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nxianga.com/cxgj/14984.html
- 上一篇文章: 清朝女尸身穿龙袍,尸身百年不腐的秘密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