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檀香刑,那可是一种新奇的刑罚:要用上那上好的檀木,仔细打磨成宝剑的形状,放在那油锅里用香油煮上几天几夜,煮制的时候还要加入那些面团和生牛肉。因为香油的缘故,檀香木会变得坚硬而又柔韧,表面极其光滑顺畅。然后从犯人的口中进去,在不伤及脏腑而整跟穿过犯人的身体,因为碰触不到犯人的器官,所以犯人往往都会在行刑柱上日晒雨淋五六天才死。如果活不到这个时间,就会喂犯人参汤来续命。以保证犯人会看着自己腐烂生蛆,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最终在恐惧和绝望中死去。这种刑罚残忍程度闻所未闻,把行刑人和时代刻画得犀利无比,这便是出自莫言的长篇小说《檀香刑》。看过莫言《檀香刑》的读者不免会感叹,鲁迅先生曾经写出了残忍的筷子手(秋瑾、夏瑜等都曾倒在刽子手的屠刀下),而当代作家莫言则写活了刽子手,不知道莫言大师的笔会有多犀利和残酷,一看便知。《檀香刑》《檀香刑》是莫言的代表作之一,有趣的是,这篇小说虽然创作于当代,写的却是清末的故事。背景就是我们所熟悉的袁世凯镇压义和团,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和德国人要在山东修建铁路。虽然背景安排在清末,但是莫言并没有因为时间的跨距而显得生疏,相反他对背景故事的安排游刃有余,将背景的明线暗线都完美的交织在了一起。同时莫言也很好呈现了自己魔幻的手法,在真实历史的背景下,制造了一桩骇人听闻的酷刑,讲述了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难得可贵的是,小说里字里行间都是封建愚昧,一个个鲜活的角色,将封建背景下的人性有着很好的诠释,仔细品读,扭曲人性足可见当年鲁迅的七分风骨。然而,独特的血和暴力又赋予了小说别样的心惊胆战。一.人性的泯灭刽子手赵甲,正是这起恐怖刑罚檀香刑的实施者。莫言对于这个角色安排的也是别有用心,因为整部小说的发生地点都在莫言的文学王国——高密县里进行。而只有赵甲的记忆中,我们可以看到赵甲曾经在高密之外进行着残忍的刑罚。赵甲来高密之前可不简单,他曾是京城刑部的大堂的首席刽子手,是大清朝的第一快刀。用他自己的话说,他砍过的人头比高密县一年产的西瓜都多,幽默的比喻中透着冷峻,让人一点都笑不出来。作为砍人头的高手,他也精通历朝历代的酷刑。而且他还是一个刑罚“专家”,作为专家自然要是有所发明的,骇人听闻的檀香刑就是赵甲用来讨朝廷和外国人欢心所发明。赵甲曾经用阎王闩处死偷盗咸丰皇帝宝物的小太监,这个阎王闩也是一种酷刑,根据莫言的描述,阎王闩这个刑罚就精彩在一双眼睛上。行刑的时候,犯人的两只眼睛从阎王闩的洞眼里一点点地鼓凸出来,约来越大,最后如老母鸡下单一样,噗嗤一声,紧接着又是噗嗤一声,两个眼珠子,就悬挂在阎王闩上了。除了针对眼睛的阎王闩外,赵甲还曾经用凌迟五百刀处死刺杀袁世凯的钱雄飞。钱雄飞竭力做出视死如归的潇洒模样,但灰白的嘴唇颤抖不止。因钱掩饰不住的恐惧,而恢复了赵甲的职业荣耀。他的心在一瞬间又硬如铁石,静如止水了。面对着的活生生的人不见了,执刑柱上只剩下一堆按照老天爷的模具堆积起来的血肉筋骨。然而面对着如此残忍的场景,麻木的大众对此却不以为然。每当执行酷刑的时候,众多看客围住,就像是在看再平常不过的热闹,一个个指指点点评头论足,甚至还有人喜欢上这种场景,阎王闩刑罚的时候,看官们特喜欢行刑时对眼睛的一松一紧的声音,这等人性的泯灭真叫人不齿和心寒。看到这你有没有想到死在“祝福”声中的祥林嫂,那个被酒馆的人取笑,即便是死了也没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nxianga.com/cxgj/15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