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不烧檀香,不知起于何时?然而现在道观也多有烧檀香者,只是一般礼斗的时候不敢用之。然而由于传承的问题,有些道士并不知道礼斗不可用檀香。

谨按《道法会元·太上混洞赤文女青天律》云:“诸民间设醮不得烧檀香、安息香、乳香,但只以百和香,则上真降鉴,有力烧降真香足矣。违者,三代家亲责罪,己身受殃,法官道士减寿三年。”设醮不得用檀香,见之于《女青天律》,所谓“女青天律禁燃檀”是也。但是并没说明原因。而明朝道经《天皇至道太清玉册》则说:“降真香,乃祀天帝之靈香也。除此之外,沉速次之。信靈香可以達天帝之靈。所忌者,安息香、乳香、檀香,外夷所合成之香,天律有禁,切宜慎之。”臞仙认为檀香乃外域夷狄之香,故不可奉献高真。

然而笔者检阅《道藏》,其中关于使用檀香的记载非一。

《三洞修道仪》云:“次迁经法于十部大乘之内,精一帙业成后,授初真八十一戒。授竟,及保举戒师七人,称太上初真弟子,号白简道士,冠七真冠,披黄褐文,左九右十,白裳黄裙九幅,檀香木简玄履,铺黄坐坛,始入靖诵经,思神行道。”此以用檀香做朝简。

《无上秘要·沐浴》云:“用水三斛,青木香四两,真檀香七两,玄参二两。合治煮之,令得一沸。毕,澄适寒温,以自沐浴。此天真玉女玄水之法,名炼胎神水。右出《洞神经》。”此以檀香沐浴也。

《无上秘要·燃灯》云:“作香玄腴法:用麻腴一斛,真檀一斤,青木香一斤,玄参一两,香珠三两。捣碎内腴中,密盖之,微火煎之,半日成,以为灯。右出《洞神经》。”此以檀香燃灯也。

《无上秘要·烧香品》云:“合上元香珠法:用沈香三斤,熏陆香二斤,青木香九两,鸡舌香五两,玄参三两,雀头香六两,占城香二两,白芷二两,真檀四两,艾香三两,安息胶四两,木兰三两。凡十二种别捣,绢簁之。毕,内枣十两,更捣三万杵,内器中,密盖蒸香一日。毕,更蜜和捣之,丸如梧子,以青绳穿之,日曝令干。此三皇真元香珠,烧此皆香彻九天。右出《洞神经》。”此以檀木合香也。

《灵宝领教济度金书·入靖候報應訣》云:“凡入靖,闻有沉香,而香者乃上帝降下青词。入局,闻有檀香,香者乃上天降文字下有神吏。入局闻降真香,或异花香者,乃真圣下降。入局,如梦中有紫衣女人,乃三官玉女下降,察学者之功过也。”此以有檀香气乃昭示仙真下降也。

《无上秘要》是唐朝所编纂之道教类书,其所引之文献,应该是唐朝以前的。足见早期道教未尝禁檀香也。而北宋时期成书的《灵宝领教济度金书》虽然未尝明言不可用檀香贡献高真,但是其中说道神仙下降,会有檀香气,则足见神仙亦未尝以檀香为忌也。明朝周嘉胄编纂的《香乘》中云:“道书言檀香乳香谓之真香止可烧祀上真。”则又不知其据于何书。但是起码可以明确的一点就是,道教并不是说绝对不能用檀香的。

窃按烧香有三种作用,其一、通真达灵,请神召将。将自己的想法,透过香烟禀报给上真。所谓“香自诚心起,烟从信里来,一诚通天界,诸真下瑶阶。”其二、燃香功德,供养高真。烧香可以庄严坛场,荡秽辟邪,以此功德,庄严道场,供养高真。上祝国祚绵延,下祈兆身安泰。其三、安神调息。有些香可以使人心神宁静,气息和缓,坐禅者易于入定,抄经者可以静心,打坐调息者易于得药。是以古人读书、弹琴、喝茶、夜话、手谈、坐禅,都须有香为伴。

但是《女青天律》为何禁止用檀香呢?我想有几个原因,其一、此香产自外域夷狄之邦,然而秦王逐客,为李斯所阻。何况檀香乃无辜之物,焉能以其产于外国而不可用乎?其二、叶廷珪曰:“檀香出三佛斋国,气清劲而易泄爇之能夺众香。”因为檀香能夺众香之气。另外我听说过另外几个原因,其一、唐朝的时候有些王公贵族的墙是用檀香泥涂的,还有的用檀香木做床,做亭子、架子的,后来有些家族衰败,墙上的檀香泥被无良商贩刮走,檀香家具被劈开,拿来做成檀香,卖给庙里,此为不净之香,所以为道教所禁止。其二、是有些的春宫方里用檀香,因其香气迷离,有催情之功效。我想这两条,才是檀香所以被后代道教所禁用的原因。

至于说礼斗禁止燃檀香,则是据于《女青天律》。而《女青天律》并不是说只有礼斗不能用檀香,乃是一切设醮皆不可用檀香也。我觉得一般庙里用柏木香、降香、沉香、青木香、广木香,或者是依照香方配一些香都是可以的。还要补充的就是,檀香现在用的比较普遍,既然说檀香不净,不可贡献高真。而有些化学香、香精香之类,就更不宜用了。燃香本有荡秽之功用,用化学香,不仅不能庄严坛场,还破坏环境。自己闻着都呛人,怎忍以此奉圣真?岂不是更应禁止么?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颠风医院
百殿疯能治好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nxianga.com/cxgj/3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