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

蜜香,沉水香,沉香木,落水沉,海南沉香,土沉香,女儿香,牙香树,沉香屑,

辛,苦,微温。归脾、胃、肾经。

理气药

1,理气,行气止痛,用于寒凝气滞,胸腹胀闷疼痛之症。2,降逆调中,温中止呕,用于胃寒呕吐,呃逆等症。3,温肾纳气,平喘,用于下元虚冷,肾不纳气的虚喘。

煎服,1.5-4.5克;研末服,0.5-1克;亦可用原药磨汁服,入煎剂宜后下。辛温助热,阴虚火旺者慎用。

为瑞香科常绿乔木植物沉香AquilariaagallochaRoxb.及白木香A。Sinensis(Lour.)Gilg.含有黑色树脂的木材。产于我国广东、广西、台湾。

将原药大块劈开,打成丝条,长1.5厘米。沉香粉:将沉香丝条,研成细粉,过60目筛。

《别录》:“沉香,堇陆香、鸡舌香、藿香、詹糖香、枫香并微温。悉治风水毒肿,去恶气。”

《海药本草》:“主心腹痛,霍乱中恶。”

《本草衍义》:“今人故多与乌药磨服,走散滞气,独行则势弱,与他药相佐,当缓取效,有益无损,余药不可方也。”

《珍珠囊》:“补右肾命门。”

《本草纲目》》:“治上热下寒,气逆喘急,大肠虚脱,小便气淋,男子精冷。”

《本经逢原》:“诸气郁结不伸者宜之。温而不燥,行而不泄。……昔人四磨饮、沉香化气丸、滚痰丸用之,取其降泄也;沉香降气散用之,取其散结导气也;黑锡丹用之,取其纳气归元也。但多降少升,气虚下陷人不可多服。”

具有温膀胱,温肾,温心,补心包,温三焦功效。

沉香Chenxiang

《名医别录》为瑞香科植物沉香AquilariaagallochaRoxb.及白木香A.sinensis(Lour.)Gilg含有树脂的木材。全年均可采收,割取含树脂的木材,除去不含树脂的部分,阴干,打碎或锉末。生用。

辛、苦,微温。归脾、胃、肾经。

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用于胸腹胀闷疼痛,胃寒呕吐呃逆,肾虚气逆喘急。 

煎服,1~5g,宜后下;或磨汁冲服,或入丸、散剂,每次0.5~1g。

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沉香的功效作用

辛、苦,温。入脾、胃、肾经。

降气,温中,暖胃。

本品以降气平逆为主,兼化脾胃湿浊,故凡脾胃气滞湿阻所引起的胸痞、腹胀、腹痛及呕吐等证,皆可应用。以其既降逆气,又纳肾气,故对肾气虚寒、气逆喘息之症,亦为要药。临床常用于支气管哮喘、神经性呕吐、膈肌痉挛等证。又沉香与肉桂都善治小腹疼痛,但沉香适宜于气滞者,肉桂适宜于血虚者。惟因功专沉降,若气虚下陷、阴虚火旺者均应忌服。

1.行气止痛:①用于气滞腹痛,可与香附、砂仁、甘草同用②用于妇女月经不调、行经少腹痛者,可与小茴香、芍药等同用。③用于痰饮内停而气滞胸痞疼痛者,可与木香、半夏、茯苓、枳实、厚朴、藿香、郁金、白芍等同用,如沉香化气丸。

2.降逆调中:①用于胃寒呕吐,可与白蔻仁、丁香、柿蒂、苏叶同用。②用于霍乱中恶,即急性肠胃炎,起病急骤、剧烈呕吐腹泻,可与藿香、半夏、陈皮等同用。

3.温胃纳气:①用于胸腹痞闷、上气喘急,可与乌药、木香、槟榔同用,如沉香四磨汤。②用于肾气虚寒、浊阴上泛而喘逆者,可与香附、生姜同用,如沉香汤。

沉香、木香、丁香、檀香,均为辛香温通、调中止痛之品,但沉香专纳真气,偏治肾阳虚寒之疾;木香专调滞气,偏治脾胃气滞之疾;丁香专疗寒气,偏治脾胃虚寒之疾;檀香专升理上焦气,偏治胸膈寒凝气滞之疾。

1.配木香:二者均调中行气,而沉香偏于补气,木香偏于行气,一行一补,专治妊娠中气虚滞、小便不利、名日胞转者有效。

2.配肉苁蓉:沉香温肾降气,肉苁蓉温肾润肠,二药配伍,一降一润,助肾司便,功效益彰。

3.配熟地黄:本品温肾纳气,熟地黄益肾滋阴,二药合用,一阴一阳,水火互补。

4.配木香、乌药:沉香、木香、乌药,均有行气止痛之功,三药合用,功固力峻。

5.配肉桂、补骨脂:三者均有温肾纳气之效,三药配伍,力专效宏,治肾不纳气、动则喘甚者最效。

6.配苏子、半夏:三者均具有化痰降气、止咳平喘之功,沉香长于纳气,苏子长于降气,半夏长于行气,三药同用,一纳一降一行,用治痰嗽而喘者,丝丝入扣。

7.配茯苓、人参:沉香通心肾而安神,茯苓宁心安神,人参补气安神,三药配伍,补气宁心、交通心肾,治心神不足。

8.配紫苏、白豆蔻:沉香、紫苏、白豆蔻均能温中止呕,而沉香长于降逆,紫苏长于和胃,白豆蔻长于化湿,三药楣配,一降一和一化,胃气能降,脾胃因和,水湿化运,其呕自止。

阴虚火旺、气虚下陷者慎用。中气虚气不归元者忌用。

内服:1.5--3克,入煎剂,磨汁,或入丸散。

孙会斌









































白癜风怎么确诊
白癜风怎么引起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nxianga.com/cxgj/6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