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檀香:考证十四则

原文:

檀香床

安禄山有檀香床,乃上赐者。(《天宝遗事》)

白檀香末

凡将相告身,用金花五色绫纸,上散白檀香末。(《翰林志》)

白檀香亭子

李绛子璋为宣州观察使,杨收造白檀香亭子初成,会亲宾观之,先是璋潜遣人度其广袤,织成地毯其日献之。(《杜阳杂编》)

檀香板

宣和间徽宗赐大王御笔檀香板,应游玩处所并许直入。

云檀香架

宫人沈阿翘进上白玉方响,云:本吴元济所与也。光明皎洁,可照十数步。其犀槌亦响犀也,凡物有声,乃响应其中焉。架则云檀香也,而又彩若云霞之状,芬馥着人则弥月不散。制度精妙,固非中国所有者。(同上)

译文:

檀香床

安禄山有檀香床,乃是唐玄宗所赐。(《天宝遗事》)

白檀香末

大凡是将相授官的凭信,都用金花五色绫纸制成,上面撒白檀香末。(《翰林志》)

白檀香亭子

唐代大臣李绛的儿子李璋任宣州观察使时,杨收建造了一座白檀香亭子。亭子建成,杨收就邀请亲朋好友来观赏,在这之前,李璋就悄悄派人估量亭子的面积,织成地毯,到了聚会的那天献上。(《杜阳杂编》)

檀香板

宣和年间宋徽宗赏赐给其三子赵楷御笔檀香板,一应游玩的地方都允许他直接进入。

云檀香架

宫人沈阿翘向皇上进献白玉磬,说:“这是唐宪宗时期叛将吴元济所赠的东西。”白玉磬光明皎洁,所发出的光可照亮十步之内的范围。其犀牛角做的槌子也是响犀,但凡有物体发声,它就跟着响。架子则是用檀香做的,而且又涂成了云彩的图案,香气若染上人身则很久都是香的。制作工艺极其的精妙,这不是中原所产的之物。(同上)

[前文回顾]

香文化()周嘉胄《香乘》自序

香文化()《香乘》李维桢序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1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2沉水香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3沉水香2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4沉水香3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5沉水香4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6沉水香5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7沉水香6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8沉水香7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9沉水香8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10沉水香9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11沉水香10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12沉水香11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13沉水香12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14沉水香13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15沉水香14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16沉水香15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17沉水香16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18沉水香17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19沉水香18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20沉水香19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21檀香考证1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22檀香考证2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23檀香考证3

注:

《香乘》一书是明末淮海(今江苏扬州)著名学者、香学家周嘉胄穷二十年之力搜集整理的香学著作,也是中国香文化集大成的经典之作。周嘉胄此书囊括了各种香材的辨析、产地、特性等香学知识;搜集整理了大量与香文化有关的典故趣事,可谓知识性和趣味性兼备,是了解中国香文化的首选之作。关于《香乘》的读音,乘应读作sheng(音胜)。乘有两种读音,一曰cheng(成),一曰sheng(胜)。《香乘》之乘应读胜,是香的历史的意思。

中国香道平台将为大家连载《香乘》中的重要内容,以作香友间交流使用,望大家斧正!转载请注明出处。

---喜马拉雅免费语音版---

研读《香乘》太月香学罗子杰

--------------------------------

一个传播中国香文化的平台

公众账号:xiangdao(中国香道)

抖音账号:

太月香学

网络课程:上诗网课

主编抖音:L

线下培训:中国香文化研习班

培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nxianga.com/cxgj/7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