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因识果在家居士日用偈咒及行
17?供香
此處先介紹供養咒、供養偈、如何供香,後面再說明香的意義。 供養咒:「嗡。阿彌利得。吽。怕都」 供養偈:「願此香華普遍十方供養三寶護法龍天普薰眾生同入佛智」 供香的種類:立香、臥香、環香、檀香末與檀香片(檀香塊)。 一?立香
立香的供法
供香使用臥香比較理想,假使家裡還沒有臥香爐,不得已才使用立香。
供香過程如下:
一?點香。
二?念供養咒。
三?念供養偈。
四?舉香:兩手的食指和中指夾住「香腳」,大姆指扶著香腳,左大姆貼著香腳,舉至眉間問訊。
五?插香:問訊完畢,開始插香,第一支插在中央,第二支用左手插左邊,第三支用右手插右邊,三支間隔距離要一樣,上面也要整齊,不要插得開開的。
立香的缺點
它有「香腳」(台語)。
一般的立香都是插直,燃燒之後都會留下「香腳」,加上一般人很迷信,不到初一、十五或十二月廿四日就不敢清除。「香腳」越留越多,容易「發爐」。一般人很迷信,遇到「發爐」,內心就開始執著,懷疑神明不知要跟我說什麼,祖先不知要跟我說什麼,一直牽掛在心,再也無法如往常一般清靜安詳過日。為了想知道神明或祖先的指示,就擲筊杯請示,如果結果不好的話,心裡就難過得要命。此外,發爐時很危險,容易導致火災。以上是它第一個不好的地方。
沒有風時,香煙直往上飄,會將天花板燻黑。想擦嘛太費事,不擦又很難看。有的人家裡供奉神明,時間一久,燻得神像紅臉白臉都變成黑臉。倘若供佛,佛龕當然也會燻黑,這是第二個不好的地方。
若起風時,香灰會撒得滿桌都是,再加上懶得去擦,就會很骯髒,若桌上供著水,香灰掉入杯裡,也會弄骯髒,而這不乾淨的水又怎麼去供養佛菩薩或是神呢?
由於立香有以上缺點,所以學人提倡大家使用臥香。此外,有些外道尤其是一貫道很無聊,常視三柱香的長短來判斷運氣如何,甚至印一大張紙來對照。其實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不可執著,不要相信。不過虔誠念佛,有時會有不可思議的現象。學人曾去幫人助念,香灰一直留在香上都沒掉下,而且繞成一朵蓮花,也曾繞成佛一般的形象,這表示佛來感應,帶著亡者往生極樂世界。其他的我們就不要去相信它了,什麼中間高、兩邊低就如何?這根本就是風的關係,或因香的材料不平均,或因製造時濕度不同,燃燒的結果自然就不一樣,千萬不要執著這些。
香爐插三枝香的意義:三枝香就是戒香、定香、慧香。戒定慧是用來對治我們的貪瞋癡。眾生有貪瞋癡,才會生死輪迴。要怎麼辦呢?要用戒定慧來對治。所以三枝香代表戒定慧。以前有人在電台上說,祖先牌位要燒兩枝香,一枝拜阿公,一枝拜阿婆,這些都是隨便說說的無稽之談,不必輕信。
二?臥香
假使家裡有臥香爐,則供香使用臥香比較理想。
臥香的優點
臥香點在臥香爐裡,風吹來,香的灰燼不會掉到外面,弄髒供水。它點燃後從這頭燒到另一頭,不會燻在同一個地方,而且一次只點一枝,上面就不會被薰得黑黑的,所以希望大家盡量改用臥香。
臥香的供法
點臥香:手握在臥香三分之一處(圖9),再拿打火機點,(打火機上的不雅相片要先撕掉),要點很多枝時也一樣方法。但不要點太久燒去一大截,以免浪費。點著後不要用嘴去吹熄火焰,要用手搧熄,因嘴裡有細菌,用嘴去吹,細菌會死掉,造成殺生、有違慈悲。
念供養咒:香點好,供香時,右手結吉祥印,大指捻無名指,餘三指直伸,左手持香。先覆右掌印(圖10),由內往外(自左至右),唸供養咒「嗡。阿彌利得。吽。怕都(由內往外時念前五字,回來時念後三字),連續三次。再仰右掌(圖11),由外往內(自右至左)往復三次,但仰掌時,並不是在香的下方。很多人前三次知道要在上方,接下來卻在下方作,這是不對的。
若香灰很長時可在香爐上敲一下,才不會落在桌上或地上。譬如有五個香爐,點五枝香,若中間的爐要點三枝,就多點幾支亦無妨。學人教的都是標準的、如法的,作起來也很優雅。
念供養偈:持完咒,香舉高,右手伸至香的下方,手印如前(圖12),誦供養偈。
念完,彈指出去。(此時香灰又很長時,可在爐邊再敲一下。)接著兩手姆指、食指向外各持香的三分之一處,舉香齊眉問訊(圖13),然後把香放入臥香爐內(圖14),香要擺正,不要碰到爐邊,以免熄滅。 供臥香注意事項:臥香爐內要先放入香灰,香再擺在香灰上面,否則,香會熄滅。香爐內若放三枝,要放齊,不要重疊,以免燃到重疊處熄滅了。又若香爐擺得比人還高,臥香放進去時,若傳出輕微的「啪」聲,或覺得像是碰到硬的東西,表示前面供的香點過後又熄滅了,拿下來察看可能有一大堆沒燒完的香,這是因前回上香的人不細心所致。
此外要注意,當香爐中間的香灰尖起來時,把香放進去會滾到爐邊,容易熄滅,所以要用小湯匙把香灰抹平,抹到前後兩邊,使中間形成凹進去的,香放進去自然會滾中間;若香灰已經太多了,就要拿一些出來,拿出來的香灰丟掉不要緊,不必執著。
三?環香
供環香時,燃燒的方向必須要向右繞。因為我們繞佛時是向右繞,佛的白毫也是右繞,佛胸前的「卍」字仍然是右繞。
點環香的方法,用手把環香撐開,把所要點的那端朝上,因為火都是往上燒,這樣點法才不會燒到第二圈。
又有些環香加了一條紅線,怕濕氣重時,會垂到下面。這時你就要注意看,如果今天有起霧或下雨,表示濕氣重,繩子就讓它留著;如果天氣很好,就把繩子拆下來。若不把它拿掉,久而久之因彈性有限,裡面幾圈會粘在一起,火燒到這裡時就會熄滅。若將繩子拿掉,讓香環自然垂下,每圈有了間隔距離,就能燒完。
火燒到最裡面的中心點時,有時這個「心」會附在環香座的尖端上,無法完全燒掉。下次要點環香前,得先把它去掉。
使用環香日子一久,香所薰的香油會卡在環香座的尖端上面,要用湯匙把它挖掉,再點環香時才能放妥,才會均勻的垂下來。否則左右不平均有時會掉下來,這些細節,大家都要注意。
四?檀香
檀香有「檀香末」和「檀香塊」兩種。
點檀香最好使用專門用來點檀香的香爐,而且有模子可以模的。點檀香的方法很多,現在介紹如下:
我們前述要丟棄的香灰,可留下一些,放入環香盒內蓋好備用。當要點檀香末或沉香末時,要先加入三分之一量的香灰,混合攪拌均勻,才能點燃。很多人抱怨檀香難以點燃,只要照上面的方法點,保證能點著。
檀香爐通常附有模子(鑄模),點香以前,將模子擺好,倒入加有香灰的香末,用湯匙抹平,再從中間尖端拿起模子,一個檀香末的模型就會出現,從起點點燃後,它就開始燃燒了。
若能按照此法來作,一爐至少可點兩個鐘頭,足夠做一堂功課,一斤沉香兩千多元,一個多月還用不完,非常節省。此外還有一個好處,就是不會發生點著時煙霧一大堆或點一下就熄滅的情形。
第一次的檀香末燒完,還要再點時,裏面的香灰要先倒掉。由於香油粘在爐底還會有一模印,可以照此模印把模放入,再添加香末下去。因為底下有一層油質,點起來顯得更香。
點多次以後,香油會越積越多,此時可把香灰倒掉,將香油剷起來,不要丟掉,自有妙用。當我們求大悲咒水這麼大罐的水,放一些沉香油下去,就香得不得了,整個大悲咒水就像極樂世界七寶池八功德水那麼香。我在家時求大悲咒水給人喝,都會加一點沉香油,別人喝了都會說:「吳居士,你求的大悲咒水與眾不同,好香喔!」放了沉香油,當然香呀!
香油能辟邪、鎮靜。受驚嚇的人喝了有鎮靜的作用。中藥有一味藥叫「沉香」,醫生開「沉香」給患者要先燒過,不是直接將生的沉香加入藥材內,為何要先燒過?因為沉香有油嘛!所以沉香油很好,要留下來不可丟掉。
通常檀香爐有好多層,油剷起來後,把它放在最底層,這些沉香油用不完時,將它拿來點還會燃燒,而且非常香。
如果檀香爐沒有模子可用,同樣也要先加入香灰混合均勻堆好,然後點一枝或三枝小枝的香,插到香末中間,香燒完時,香末就點燃了。
五?沉香片、沉香塊
如果唱爐香讚,得放三枝沉香片以供拈香。住持要拈香時,會將它分別插在三個位置。
如何拈香呢?
沉香很短,買回來時把它剖成一小片一小片,不要太大塊,短一點較好,剖好以後,放三枝在香爐前備用。
拈香時,若時間充裕,每插一塊沉香片,都可唸供養咒與供養偈(與前面講過的相同),再將沉香片插好。
若沒時間,程序可以省略一些。拿起來問訊,插好,問訊。再拿第二塊起來,問訊,插好,合掌問訊。再拿第三塊,問訊,插好。現在三塊都插好了,手上是空的。再合起來做一次供養:唸「嗡。阿彌利得。吽。怕都」六次,再唸「願此香花普遍十方供養三寶護法龍天普薰眾生同入佛智」,再彈指。
供水、供香後,再結一須彌山的手印:右手由小指一一插入左手內,亦即右小指插入左手無名指與小指間,依此類推(圖15)。然後,左大姆指勾右小指,右大姆指勾左小指,兩無名指相勾,左手食指回來勾右手中指,右手食指勾左手中指(圖16)。
結好須彌山印,就舉起來問訊(圖17),舉至眉間問訊時,觀想供養的物品如須彌山一樣多,中間高高的就是須彌山,四個角落即四大部洲(東勝神洲,南贍部洲,西牛賀洲,北俱廬洲。)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nxianga.com/cxgj/786.html
- 上一篇文章: 游览宫观,道教上香礼仪及道教禁忌,别冒
- 下一篇文章: 流传数百年的开化民俗活动,就藏在这个被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