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丽的单相思天涯明月
——《诗经.子衿》解读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注释子衿:周代读书人的服装。子,男子的美称,这里即指“你”。衿,衣领。悠悠:连绵不断的样子。宁(nìng):岂,难道。嗣音:传递音信。译文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心境。纵然我不曾去看你,你难道就不给我寄传音讯?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的情怀。纵然我不曾去看你,难道你就不能到我这来吗?走来走去张眼望啊,在这高高的城楼上。一天不见你的面啊,好像已经有三个月那样长!解读:最美丽的单相思本诗写女子对男子的思念,却极尽缠绵悱恻之能事。“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对方的衣饰给她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使她念念不忘,可想见其相思萦怀之情。“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纵我不往,子宁不来?”两段埋怨之辞,以“纵我”与“子宁”对举,急盼之情中不无矜持之态,说是即便自己不能前去赴约,恋人(男子)难道不能主动前来相会吗?是真的自己不能前去赴约吗?非也,第三章交代得清清楚楚,写她在城楼上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挑”“达”写女子独自走来走去活画出女子的焦灼万分的情态。至此,我们知道非但不是女子爽约,反是女子早早到了约会地点,只不过全诗采用了倒叙手法,前面两章是女子到了城门楼上见不到男子所产生的的心理活动。女子确有思慕的对象:一位穿青色衣服戴青色配饰的青年男子,但男子或许压根儿就不知道女子对他的思念。说到底,女子不过是在害着一场单相思而已。但是,或许是本诗的一、二章音韵婉转,亦显得情思绵绵,虽是女子自说自语,却令后世无数青年男女读之心醉,生出无限旖旎情思,金庸先生在《碧血剑》中写美丽的阿九公主单相思,暗恋上了袁承志,画了他的像放在床头。一天晚上临睡前,想起这个还不知情的情人,阿九心思缠绵,不由吟诗一首,就是这首《子衿》,且看金庸原著的描写:这时房中寂静无声,只是偶有香炉中檀香轻轻的坼裂之音,袁承志更加不敢动弹。只听那公主长叹一声,低声吟道:“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袁承志听她声音娇柔宛转,自是一个年纪轻轻的少女,他虽不懂这首古诗的原意,但听到“一日不见,如三月兮”那一句,也知是相思之词,同时越加觉得她语音熟悉,寻思半晌,不觉好笑:“我是江湖草莽,生平没进过京师,又怎会见过金枝玉叶的公主?总是她口音跟我相识之人有些近似罢啦。”这时那公主已走近案边,只听纸声悉索,调朱研青,作起画来。袁承志老大纳闷,细看房中,房门斜对公主,已经掩上,窗前珠帘低垂,除了硬闯,决计走不出去。过了良久,只听公主伸了个懒腰,低声自言自语:“再画两三天,这画就可完工啦。我天天这般神魂颠倒的想着你,你也有一时片刻的挂念着我么?”说着站了起来,把画放在椅上,把椅子搬到床前,轻声道:“你在这里陪着我。”宽衣解带,上床安睡。阿九没想到,很快就不用“画人充饥”了,不意之间,竟与日夕相思的意中人同床合衾,不由得如痴如迷。眼见几缕檀香的青烟在纱帐外袅袅飘过,她一颗心便也如青烟一般在空中飘荡不定,闻到袁承志身上男子的气息,不觉一阵喜意,直甜入心中,轻轻往他身边靠去……袁承志真不含糊,躺在这天下第一的绝色公主床上,办了件绝事。他怕自己把持不住,悄悄把一柄金蛇剑放在了两人之间。金庸先生把《子衿》的诗意形诸笔端,化入《碧血剑》中,写出了令读者读之如痴如醉的情节,这固然是金大侠妙笔生花,但也和原诗虽篇幅简短,却含不尽之情于言外有关。全诗只有女子的简单行动“挑”“达”和心理活动,男子的形象只出现在女子的想象之中,这自然给再创作打开了无限空间。颇有意思的是,雄才大略的曹公在《短歌行》中对本诗亦有所借用:“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曹公用诗歌的形式发表《告人才宣言书》,表明他像恋爱中的女子思慕男子一样渴慕人才。曹公自是伟大的政治家,其麾下兵精将强,人才众多,而《短歌行》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史上不朽的篇章之一。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nxianga.com/cxgj/8889.html
- 上一篇文章: ldquo莫言语录rdquo流传
- 下一篇文章: 张国立60吨普洱,成龙10亿紫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