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诵读四之器
煮水烹茶,累了,就来喝杯茶吧 《茶经》作者唐?陆羽《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它系统阐述了茶叶科学知识、生产实践、品饮技艺、器用程式和历史文化。 以音频的形式诵读《茶经》,让沉睡在纸面上的文字活跃起来。 《茶经》作者唐?陆羽卷中 四之器风炉筥炭挝火筴鍑交床夹纸囊碾罗合则水方漉水囊瓢竹筴鹾簋熟盂碗畚札涤方滓方巾具列都篮风炉 风炉以铜铁铸之,如古鼎形,厚三分,缘阔九分,令六分虚中,致其杇墁。凡三足,古文书二十一字。一足云:“坎上巽下离于中”;一足云:“体均五行去百疾”;一足云:“圣唐灭胡明年铸”。其三足之间,设三窗。底一窗以为通飙漏烬之所。上并古文书六字,一窗之上书“伊公”二字,一窗之上书“羹陆”二字,一窗之上书“氏茶”二字。所谓“伊公羹,陆氏茶”也。置墆?于其内,设三格:其一格有翟焉,翟者,火禽也,画一卦曰离;其一格有彪焉,彪者,风兽也,画一卦曰巽;其一格有鱼焉,鱼者,水虫也,画一卦曰坎。巽主风,离主火,坎主水。风能兴火,火能熟水,故备其三卦焉。其饰,以连葩、垂蔓、曲水、方文之类。其炉,或锻铁为之,或运泥为之。其灰承,作三足铁柈台之。 筥 筥,以竹织之,高一尺二寸,径阔七寸。或用藤,作木楦如筥形织之,六出圆眼。其底盖若利箧口,铄之。 炭挝 炭挝,以铁六棱制之,长一尺,锐上丰中。执细头系一小钅展以饰挝也,若今之河陇军人木吾也。或作锤,或作斧,随其便也。 火筴 火筴,一名箸,若常用者,圆直一尺三寸,顶平截,无葱台勾锁之属,以铁或熟铜制之。 鍑 鍑,以生铁为之,今人有业冶者,所谓急铁。其铁以耕刀之趄,炼而铸之。内摸土,而外摸沙。土滑于内,易其摩涤;沙涩于外,吸其炎焰。方其耳,以正令也。广其缘,以务远也。长其脐,以守中也。脐长,则沸中;沸中,则末易扬;末易扬,则其味淳也。洪州以瓷为之,莱州以石为之。瓷与石皆雅器也,性非坚实,难可持久。用银为之,至洁,但涉于侈丽。雅则雅矣,洁亦洁矣,若用之恒,而卒归于银也。 交床 交床,以十字交之,剜中令虚,以支鍑也。 夹 夹,以小青竹为之,长一尺二寸。令一寸有节,节已上剖之,以炙茶也。彼竹之筱,津润于火,假其香洁以益茶味,恐非林谷间莫之致。或用精铁熟铜之类,取其久也。 纸囊 纸囊以剡藤纸白厚者夹缝之。以贮所炙茶,使不泄其香也。 碾 碾,以橘木为之,次以梨、桑、桐、柘为之。内圆而外方。内圆备于运行也,外方制其倾危也。内容堕而外无余木。堕,形如车轮,不辐而轴焉。长九寸,阔一寸七分,堕径三寸八分,中厚一寸,边厚半寸,轴中方而执圆。其拂末以鸟羽制之。 罗合 罗末,以合盖贮之,以则置合中。用巨竹剖而屈之,以纱绢衣之。其合以竹节为之,或屈杉以漆之,高三寸,盖一寸,底二寸,口径四寸。 则 则,以海贝、蛎蛤之属,或以铜、铁、竹匕策之类。则者,量也,准也,度也。凡煮水一升,用末方寸匕。若好薄者,减之,嗜浓者,增之,故云则也。 水方 水方,以椆木、槐、楸、梓等合之,其里并外缝漆之,受一斗。 漉水囊 漉水囊,若常用者,其格以生铜铸之,以备水湿,无有苔秽腥涩意。以熟铜苔秽,铁腥涩也。林栖谷隐者,或用之竹木。木与竹非持久涉远之具,故用之生铜。其囊,织青竹以卷之,裁碧缣以缝之,纽翠钿以缀之。又作绿油囊以贮之,圆径五寸,柄一寸五分。 瓢 瓢,一曰牺杓,剖瓠为之,或刊木为之。晋舍人杜育《荈赋》云:“酌之以匏。”匏,瓢也。口阔,胫薄,柄短。永嘉中,余姚人虞洪入瀑布山采茗,遇一道士,云:“吾,丹丘子,祈子他日瓯牺之余,乞相遗也。”牺,木杓也。今常用以梨木为之。 竹筴 竹筴,或以桃、柳、蒲葵木为之,或以柿心木为之。长一尺,银裹两头。 鹾簋 鹾簋,以瓷为之。圆径四寸,若合形,或瓶、或罍,贮盐花也。其揭,竹制,长四寸一分,阔九分。揭,策也。 熟盂 熟盂,以贮熟水,或瓷,或沙,受二升。 碗 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寿州、洪州次。或者以邢州处越州上,殊为不然。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晋杜育《荈赋》所谓:“器择陶拣,出自东瓯。”瓯,越也。瓯,越州上,口唇不卷,底卷而浅,受半升已下。越州瓷、岳瓷皆青,青则益茶。茶作白红之色。邢州瓷白,茶色红;寿州瓷黄,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 畚 畚,以白蒲卷而编之,可贮碗十枚。或用筥。其纸帊以剡纸夹缝,令方,亦十之也。 札 札,缉栟榈皮以茱萸木夹而缚之,或截竹束而管之,若巨笔形。 涤方 涤方,以贮涤洗之余,用楸木合之,制如水方,受八升。 滓方 滓方,以集诸滓,制如涤方,处五升。 巾 巾,以絁为之,长二尺,作二枚,互用之,以洁诸器。 具列 具列,或作床,或作架。或纯木、纯竹而制之,或木或竹,黄黑可扃而漆者,长三尺,阔二尺,高六寸。具列者,悉敛诸器物,悉以陈列也。 都篮 都篮,以悉设诸器而名之。以竹篾内作三角方眼,外以双篾阔者经之,以单篾纤者缚之,递压双经,作方眼,使玲珑。高一尺五寸,底阔一尺、高二寸,长二尺四寸,阔二尺。 卷中 四之器(有关茶道的器具)风炉(灰承)风炉,用铜或铁铸成,形状如古代的鼎,壁厚三分,炉口边缘宽九分,炉腔内空出六分,抹满黄泥。炉有三足,上面用上古文字书写二十一个字。一足上写着“坎上巽下离于中”,一足上写着“体均五行去百疾”,一足上写着“圣唐灭胡明年铸”。三足之间开设三个窗口,炉底部的一个洞口用于通风漏灰。三个窗口之上写有六个古体文字。一个窗口上端写“伊公”二字,一个窗口上端写“羹陆”二字,另一个窗口上端写“氏茶”二字,连起来就是“伊公羹,陆氏茶。”炉腔内设置放燃料的炉箅子,分成三格,一个格上有翟(dí),翟为火禽,画一离卦;一格上有彪,彪为风兽,画一巽(xùn)卦;一格上有鱼,鱼是水中动物,画一坎卦。巽属风、离属火、坎属水。风能兴火,火能熟水,故设上述三卦。炉身用花卉、藤草、流水、方形花纹等图案装饰。风炉也有打铁锻造的,也有用揉泥做的。灰承(接灰的台盘),是一个三足铁盘,用来承接炉灰。筥筥,用竹篾编织而成,高一尺二寸,直径七寸。或用藤在像筥形的木架子上编成。编织时要编出六角形的洞眼。筥的底和盖就像竹箱子的口部,磨削光滑。炭挝炭挝,用六棱形铁棒制作,长一尺,头部尖,中间较粗,在握把细的那头系上一个小环作为装饰,就像现在河州陇州一带军人所拿的木棒。有的也做成锤形,或者做成斧形,各随其便。 火筴火筴,又叫做箸,和平常用的一样。形状圆而直,长一尺三寸,顶平齐,没有葱台勾锁之类的装饰,用铁或熟铜制做。鍑(fǔ音辅,或作釜,或作鬴,) 鍑,用生铁制作。生铁就是现在炼铁人所说的“急铁”。将用坏了的铁质农具炼铸成铁,以之制造茶锅。铸锅时,内模用土,外模用沙。土质内模,使锅面光滑,容易擦洗;沙质外模使锅的外壁粗糙,容易吸收火焰的热量。锅耳做成方形,能让锅放置端正;锅口缘要宽一些,使火焰能够伸展。锅底中心(脐)要突出一些,使火力能够集中在锅底。锅底脐部略突出,水就会在锅中心沸腾,茶沫就容易沸扬;茶沫易于沸扬,茶汤的滋味就淳美。洪州用瓷做锅,莱州用石做锅。瓷锅和石锅都雅致好看,但质地不坚固,很难长期使用。用银做锅,非常清洁,但未免过于奢侈华丽。雅致固然雅致。洁净固然洁净,但从经久耐用的角度来说,终归还是用银制的锅好。交床交床,用十字交叉的的木架,将搁板的中间挖空,用来放置茶锅。 夹 夹,用小青竹做成,长一尺二寸。选一头一寸处有竹节的,自节以上剖开,用来夹着茶饼烤炙。这样的小青竹在火上烤炙时,表明会渗出清香纯洁的竹液和香气,能够增加茶的香味。但如不在山林间炙茶,恐怕难以弄到这种小青竹。也有用精铁或熟铜之类的材料来制作茶夹,取其经久耐用的长处。 纸袋 纸袋,以两层又白又厚实的剡藤纸缝制而成,用来贮藏烤好的茶,使茶的香气不致散失。 碾(拂末) 茶碾,用橘木制作,其次用梨木、桑木、桐木、柘木制作。碾内圆外方,内圆有利于运转,外方能防止倾倒。碾槽内放碾轮,不留空隙。堕是木碾轮,形状像没有车辐的车轮,中心直接安轴,轴长九寸,宽一寸七分。碾轮的直径为三寸八分,中心厚一寸,边缘厚半寸。轴中间是方的,手握处是圆的。拂末,用鸟的羽毛制作。罗合 用茶罗筛好茶末,放在盒中盖好存放,把量具则放在盒中。茶罗,用大竹剖开弯曲成圆形,罗底蒙上纱绢。盒用竹子有节的部分制作,或用杉木片弯曲呈圆形油漆而成。盒高三寸,盖高一寸,底盒二寸,直径四寸。 则 则,用蛎蛤之类的海贝贝壳,或者用铜、铁、竹做成的匕、策之类。则是计量的标准、依据。一般说来,煮一升的水,用一寸正方匙匕量的茶末。如果喜欢淡茶,就减少茶末量;爱喝浓茶,就增加一些。所以称之为则。 水方 水方,用椆、槐、楸、梓等类木料制作而成,里外缝隙都用油漆涂好,容量一斗。 漉水囊 漉水囊,一般使用的漉水囊,圈架用生铜铸造,生铜被水打湿后不会产生污垢使水有腥涩味道,若用熟铜容易生铜绿污垢,用铁又易生锈会使水味腥涩。隐居山林的人,有的也用竹或木制作。而竹木制品都不经久耐用,也不便携带远行,所以用生铜制作。滤水的袋子,用青竹细篾编织成圆筒形,再裁剪碧色的丝绢缝好,并缀上细翠钿做装饰。再用防水的绿油绢做成一只袋子把漉水囊装在里面。漉水囊直径为五寸,柄长一寸五分。瓢 瓢,又叫牺勺。用剖开的匏瓜作成,或用木头剜成。晋中书舍人杜育所著《荈赋》中说:“酌之以匏”。匏就是葫芦瓢,口阔、身薄、柄短。西晋永嘉年间,余姚人虞洪到瀑布山采茶,遇见一个道士,对他说:“我叫丹丘子,哪天你的杯杓中有多余的茶,请给我一点”。牺,就是木杓。现在常用的木杓多以梨木制作。 竹筴 竹筴,是有用桃木、柳木、蒲葵木制作的,也有用柿心木制作。长一尺,两头用银包裹起来。鹾簋 鹾簋,用瓷做成。直径四寸,圆盒状,也有瓶形、壶形,是装盐用的器皿。揭,用竹木片制成,长四寸一分,宽九分。揭,是用来取盐调味的。 熟盂 熟盂,是用来盛装沸水的壶,或瓷制,或陶制,容量两升。碗 碗,以越州出产的为最好,鼎州、婺州、岳州出产的次好,寿州、洪州出产的次些。有人认为邢州产的比越州的好,其实不然。若说邢瓷似银,那么越瓷就像玉,这是邢瓷不如越瓷的第一点;若说邢瓷似雪,那么越瓷就像冰,这是邢瓷不如越瓷的第二点;邢瓷色白,使茶汤呈红色,越瓷色青,使茶汤呈绿色,这是邢瓷不如越瓷的第三点。晋代杜育《荈赋》中说:“器择陶拣,出自东瓯。”意思就是挑拣陶瓷器皿,好的出自东瓯。瓯作为地名,就是越州。瓯也是器物名,越州窑的最好,唇口不卷边,碗底浅而稍卷边,容量在半升以下。越州瓷与岳州瓷都是青色的,青色能衬托、益茶汤颜色。一般茶汤为白红色,邢州瓷白,茶汤就是红的;寿州瓷黄,茶汤是紫的;洪州瓷褐,茶汤就黑,都不宜用来盛茶。 畚(纸帊) 畚,土笼,用白蒲草编织而成的圆筒,可以装十个碗。也有用竹筥当作畚用的。纸帊,用两层剡纸,夹缝成方形,也可以贮放十只碗。 札 札,将棕榈皮分拆搓捻成线,用茱萸木夹住捆紧而成,或者截一段竹子像笔管一样绑束而成,形状象一支大毛笔。 涤方 涤方,盛放洗涤后的水。用楸木制成盒状,制法和水方一样,能容水八升。 滓方 滓方,用来盛放各种渣滓,制法同涤方一样,容量五升。 巾 巾,用粗绸制作,长二尺,做两块。交替使用,以清洁各种茶具。 具列 具列,做成床形或架形,或纯用木材制作,或纯用竹子制作,也可以木竹兼用,漆成黄黑色,有门可关。长三尺,宽二尺,高六寸。其所以名为具列,是因为可以贮放陈列各种器物。 都篮都篮,因能收蓄各种器具而得名。用竹蔑编成,里面编成三角形或方形的眼,外面用两道宽篾作经线,用一道细篾作纬线,交替编压住作经线的两道宽篾,织成方眼,使其精巧玲珑。都篮高一尺五寸,长二尺四寸,宽二尺,篮底宽一尺,高二寸。 客服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为您推荐 《茶经》诵读一之源《茶经》诵读 二之具《茶经》诵读 三之造茶叶中到底有哪些精华可以被人体吸收呢?科学家最新发现:茶叶中的茶氨酸可以制成新型抗菌剂一分钟漫画,看茶叶在人体内的旅行之路什么是古树茶?古树茶好在哪里?必须爬上树顶才能采到的茶三年出一饼,这就是我们做茶的态度 让数据告诉你真相我有茶有故事,您有时间吗? 禅茶一味本无间,修身养性去喝茶 我在悦古茶坊等您 客服 客服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nxianga.com/cxls/10635.html
- 上一篇文章: 史上ldquo最无争议rdquo
- 下一篇文章: 人间美味想吃酸辣粉教你在家做,只需3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