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心先生说:“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救不了”。吴冠中先生说,“文盲不多,美盲很多”。蔡元培先生曾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这么多大家都如此重视审美的力量,审美究竟有多重要?

老山檀香

寿带侍女折扇

审美的自由,是一种积极的情感愉悦。暮春之山阴竹野,初夏之照眼榴花,素秋之孤鹜落霞,寒冬之红炉煮茶,皆为四时之美。万壑松风是磅礴,富春山居偏旖旎;东方有工笔写意,西方有怪诞浪漫。有人心喜古希腊之服饰、建筑、人体雕塑,也有人喜欢中国之青铜、造像、文房字画。每个人都会因为自身的经历、学识、修养的不同,而对美有不同的倾向,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积极的情感愉悦。心中有美,便可创造一个闪闪发光的世界。

18K金镶嵌碧玉

猫眼一线天吊坠

人生在世,需要点高于柴米油盐的品相。以审美的眼光,低下身子,热爱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便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日影过墙,月色入户,是为四时之美;草宿夜雨,竹邀清风,是为生息之美;器陈精良,气韵生动,是为造物之美;茶书相伴,琴瑟和鸣,是为修身之美。

碧玉粉青老坑料

花开富贵摆件

中国自两宋以来,由于经济文明的发展,催生了物质文明的繁茂,人们的生活愈趋于艺术化。我们可以从无数的绘画、诗歌、典籍中一窥旧时生活之审美。南宋吴自牧在《梦粱录》中有记:「焚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累家」,它贯穿了人们的嗅觉、味觉、触觉与视觉审美。此外还有清供、赏器等诸般雅行,人对美有所期待,并经由形式唤起主观情感的愉悦。于是,筑室集雅,研学探艺,格物寄情,成为中国人对生活方式的追求,更成为中国人对生活美学的修行。

极品墨翠嵌18K金

龙腾盛世

人之审美通常有两方面:一是欣赏自然之美。其为『山之光,水之声,月之色,花之香,文人之韵致』。另一方面则是欣赏造物之美。室充静穆,有造像陶俑之古气,无声色浮华之噪气;案有百器,有笔墨纸砚之雅气,无重彩装饰之俗气;架陈精良,有名籍典册之文气,无市井喧嚣之侩气。留意于自然与造物之间,身得其所,心得其美,自由而欢畅。

民国老物件

广漆贴金·戏如人生

中国自古以来,便是一个尚美的民族,先人心手如一,撷取最为平凡的自然之物,却创造出极尽纷繁的美丽新世界。青铜、佛像、石雕、陶瓷、木器小件、文房字画,它们如暗夜明星,千百年来,熠熠生辉,慰藉着世人。当时间辗转于当下,这些历经岁月洗礼的器物,或陈于一室,或悬于一壁,或立于一案,含光典雅,静穆自如。它们在滋养着世人性灵的同时,也帮助人们永葆窥探万物的本性。

猛犸牙

龙凤呈祥一对

先人将生活的器用之物,构筑成了对审美的追慕,在实现了古雅的同时,也实现了心灵的自由。君子寓意于物,如嵇康爱琴、陆羽好茶、苏轼癖砚、米芾拜石,皆以自身之性情,完成对美的审视,从而使性灵无所拘束。

猛犸牙

麒麟

周作人先生说:“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诚然,一个人年轻时,有爱好,有爱物,这很重要。或是藏几枚顽石,尽听秋云;或是摆几件拙器,方寸见大雅;或侍弄几株花草,折花怡情……闲来无事,和它们说说话,又或者只是静静凝神遐思,物我两忘,亦自得空明。

小叶黄杨

太湖石香薰

海南黄花梨

醉翁亭记笔筒

「若许梦中身化蝶,今宵应傍藕花飞」。审美,恰似一场修行,如庄生梦蝶一样,日用而不自知。广州敬和拍卖“旨夜”专场,以审美的眼光,悉取书画法帖、文房器用、美玉雅玩等长物,为诸君构筑精神上的高阁,愿你能重上层楼,遇见心中的大千世界。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一个人心中装着美好,才可发现万物深情,人间慈悲。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愿你只向美好的事物低头,以自美,接近他美。

美物鉴赏,领略中式美学魅力

?

老山檀香

十八罗汉持珠

猛犸牙顶级冰料

螭龙捧寿杯

小叶紫檀

招财麒麟

海南黄花梨

貔貅手把件

小叶紫檀

折扇

海南黄花梨

湘工三足兽香炉

酸枝黑飘红

灵芝宝座三件套

[木掌柜]系列产品—询价了解请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nxianga.com/cxls/10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