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冬待春手作陈氏香谱合香二帖
儿童白癜风好治吗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hg/131117/4292431.html ? 手作《陈氏香谱》合香二帖 来源:典藏/紫元香学 宋代人习尚合香,自称“有香癖”的黄庭坚堪为代表,而宋代文人逸士不仅追求属于自己的独特香气,朋友之间也以香互赠,气味的交流正如作诗应答。凛冬时节,编辑部特请已故传统香学宗师刘良佑老师入室弟子——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华夏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吴清教授、及其弟子紫元香学创办人如瑗老师,自《陈氏香谱》拣择“腊梅香”“春消息”二帖香方,考据历史且尊重原方,细节处依照个人经验稍作调整,最终呈现适合当代使用的配方。读者可趁着冬日寂静,与我们一起调香、搓香丸,在窖藏过后的冬春之际,细品两帖纤纤气息。 腊梅香 吴清教授 《陈氏香谱》 配方 沉香檀香各三钱,丁香六钱,龙脑半钱,麝香一钱,右为细末,生蜜和剂,爇之。 材料: 沉香 10克 檀香 5克 丁香 10克 梅花龙脑 1.5克 麝香 0.2克 蜂蜜 适量 做法: 沉香、檀香、丁香打粉,龙脑、麝香以研钵磨细,混合上述香料粉。视香团粘性分次加入蜂蜜,蜂蜜在使用之前需隔水蒸五个小时以上,可使香丸不易发霉。香料调和以后须杵上百下,越多次越好,并适时翻匀,使各种香料互相融合。最后搓成香丸,依个人喜好可装饰金箔。以蜜制成的香丸为湿香丸,古时置瓷罐中埋地窖中1至3个月,现今可放入冰箱模拟窖藏环境醇化,方可使用。 分次加入蜂蜜 吴清教授品评: 目前世界可用来合香的香料约四百多种,其中仅几十种真正常用。现在研究香方几乎就像研究中药,历代中医本草典籍都需参阅。此外,由于度量衡会改变,剂量的转换须仰赖考证与经验累积。其实调香就像写文章,心中必须清楚哪些香材是主题,哪些是修饰。 此方使用五种香料,沉香、檀香、丁香、龙脑、麝香。香谱并未说明沉香种类,根据宋人的定义,合香用沉香通常只用海南香而且必须沉水才是真正的沉香,但是现在通常不会将如此高等级的沉香打粉合香,这次使用的沉香在宋代视为“栈香”,因此我将沉香用量提高。由于制作量不多,所以将麝香分量稍微调降。重现古代香方必须结合现代的实际情况,合香人对香材有足够了解才能达到好的效果。所用香材必须是高品质道地香药,明代高濂谓:"合香贵在精料"即是此意。这些香材都是我自己精心采购、磨粉,我十分熟悉它们的气味和香性。总体来说,配方只有两处修改,沉香加,麝香减。 香丸 这帖香方其实高明,香韵的确像腊梅,而且还是野生腊梅,花香除了甜香之外还带一丝丝辣味。丁香、龙脑作为头香出现,本香为沉香、檀香以及蜂蜜带出的花味,本香持续很长时间,海南沉香具安静沉稳气质,印度白檀引出甜香以及柔和奶味。最后才进入以沉香为主的尾香,幽幽淡淡仿佛我们渐渐离开那株腊梅。 《陈氏香谱》“腊梅香”最大特色是使用大量丁香,几乎是檀香与沉香的总合,一般不太敢如此调配,会担心丁香抢过沉香,但是目前闻起来并不会。丁香的辛香味增加层次感,还能引发食欲,食欲会带来愉悦感受,所以加入丁香也是高明。下次再调此方,我会将龙脑用量增加到2克至2.5克,增强香的发散力以及幽凉清净之感,更有腊月气氛。 香室一景 春消息 如瑗老师 《陈氏香谱》 配方 丁香零陵香甘松各半两,茴香麝香各一分,右为粗末,蜜和得剂,以磁盒贮之,地坑内窨半月。 材料: 丁香 4.15克 零陵香 4.15克 甘松 4.15克 茴香 0.04克 麝香 0.04克 蜂蜜 适量 做法: 丁香、甘松、零陵香、茴香打粉,麝香以研钵磨细,混合上述香料粉。视香团粘性分次加入蒸过的蜂蜜。香料调和以后杵越多次越好,并适时翻匀,使各种香料充分融合,最后制成香丸。此帖香因材料特性不易搓丸,可采用捏制手法。制成的香丸放入冰箱模拟窖藏环境,至少过一月熟成再品香,香气较准确。 翻匀香料 如瑗老师品评: 我们知道香材不好很难配出好香,但是《陈氏香谱》依然收录了一些不使用沉香、檀香等昂贵香料的香方。宋代也有“四弃香”,因为使用甘蔗渣、荔枝壳等渣滓为材料而得名。我认为这标志出一种追求:每种“物”都有其“用”,不会因为它是渣是壳就没有用。合香并不只属于遥远的历史或是书籍,而是现代一般人都可以亲近的香。 《陈氏香谱》记载“春消息”香方共三帖,我挑选其中这帖全无沉香、檀香的“春消息”来尝试,并另外选调一帖加了沉香、檀香的版本来比较。依照目前品香的感受,以香席来讲,第二款加了沉香、檀香的“春消息”是相对较合适的。它整体表现优雅而且变化丰富,一开始是清幽的沉香,中间混入草药香,这次使用的海南沉香特色是沉静的甜味,草药气息让香味变得很立体。 香丸 如果想唤醒温暖的生活记忆,我会更喜欢第一款香。虽然闻起来比较粗朴一些,但是人生本来就不完美,精致是可以追求的境界,但是普通人的生活其实都走在平凡的道路上。香在宋代也不是高高在上,一般人日常都烧香,对他们而言是很普通的生活意识。第一款香让我想起小时候在黄山外婆家的日子,乡下都用土灶头烧饭,用庄稼里的材料或是野木、果木为燃料,我以前会将玉米、红薯、栗子放进去烘烤,第一款香就带有烘烤草木的温暖气味。其实香的意义在于引发精神上的思考与追寻,宋代的文人士大夫是如此,我们现在也是如此。 回头从香品可以展现的气味谈这两帖香,第一帖香的草香比例还要再减,甘松、藿香可以略减。丁香也可以再减,让整体香味不那么甜,并参考第二帖香,加一点龙脑增添凉意,可与中段的草药香对比,带出冰雪消融,草木即将萌发的力量。至于第二帖香,只要草药味稍减些,就是一帖很好的香了。 《陈氏香谱》 另帖“春消息” 丁香百粒,茴香半合,沉香檀香零陵香藿香各半两,右为末入脑麝少许,和窨同前兼可佩带。 材料: 沉香 16.6克 檀香 16.6克 零陵 16.6克 广藿香 16.6克 丁香 8.5克 茴香 60.48克 龙脑 少许 麝香 少许 —END— 美学生活焚香 品茗 掛畫 插花 … 香道? 与你分享生活中的美好 ?Allrightsreserve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nxianga.com/cxls/12688.html
- 上一篇文章: 你真的了解香水吗带你翻开香氛使用手册,优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