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五迎财神,牢记忌1事做5事
临沂白癜风医院 https://m.39.net/pf/a_5837446.html 新年的钟声敲响,春节前后成为民间习俗最为盛行的时期,特别是在进入正月之后,每天都会有一系列与之相应的习俗。这些习俗都是千百年来沿袭下来的“老传统”,不同的民俗习惯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尤其在对“财富”的期望。而在民间习俗中,“财神”经常扮演着扮演重要角色,其中“武财神”赵公明、关公,以及“文财神”比干和范蠡是香火最旺的。 在这些民俗中,正月初五被认为是破解禁忌的日子。其它传统节日如除夕、初一到初四,都有各自的禁忌,比如不能倒垃圾、不能说不吉利的话语、不能够吵架等。而到了正月初五,人们终于可以“打破、破除”这些禁忌了。因此,正月五日”更被俗称为“破五节”,这一天代表着从新年开始,禁忌都已结束,日子顺畅无阻。 在此同时,家家户户都会举行一个祭祀活动来“迎财神”,这个习俗被认为是正月初五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并成为商家们“开市”的良辰吉日。以下是几个需要在正月初五注意的习俗:一、忌动针线和剪刀正月初五也被称之为“忌针节”,因此在北方得很多地方,人们忌讳在这天使用针线和剪刀。人们认为这些尖锐物品所带来的灵性缺陷,会给今后带来“凶”运,同时也会损失财运。 虽说这种忌讳并没有科学根据,但在传统文化中,这一禁忌却是得到广泛认可,并被家长老人称之为教育的一种方法。二、正月初五要“送穷”旧时,在正月初五这一天,人们会点燃鞭炮,祈求将“穷鬼”吓跑,将屋内的秽土、垃圾清扫一空,扔到房子外面用炸竹炸开。这一习俗也表现了人们辞旧迎新,驱邪纳吉的美好愿望。 许多人认为迎送穷鬼是个人心理调节的一个过程,无论这种说法是否正确,这一习俗也经久不衰。三、正月初五要“大扫除”正月初五代表着旧日禁忌的结束,所以这天是打扫卫生的最佳日时。在正月初一到初四这几天,传统习俗中一般是不允许打扫卫生,尤其不让倒垃圾,怕把“福气”“财气”“运气”都给倒掉。 到了正月初五就不同,禁忌就自动取消了,可以大大方方地打扫房间,把垃圾扔掉,保持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好迎接财神。四、正月初五要“迎财神”迎财神是一种流传很久的民间习俗,最早是源于一个叫做“五路神”的概念,也就是东西南北中。每个路上都有一个神灵,代表着五方之财。 中国的财神很多,其中象征财富的有:中路财神王亥、东路财神比干、南路财神柴荣、西路财神关公、北路财神赵公明、西南路财神端木赐、东北路财神李诡祖。无论是祭拜哪一个财神,都可以获得较丰富的财富。正月初五,许多人会提前准备香烛、糕果、祭牲等摆上香案来祭祀。手持五枝檀香,行上三拜,然后邀请财神和自己一道回家。 五、正月初五要“吃饺子”北方吃饺子的习俗在春节期间就存在了很长一段时间,而大年初五则更是不能缺少饺子。饺子类似于“元宝”的形状,寓意着招财进宝。在制作饺子的时候,如果捏饺子时破皮露馅,据说就会积下来像“穷人”的运势,所以需要认真对待捏饺子这个细节。同时,在制作饺子的时候还需要亲自动手去剁馅,这怕是饺子最美好的一段记忆了。 六、正月初五要“开市”在旧时,无论是大的还是小的商铺,都会在大年初一这天关门歇业,而要等到正月初五财神的生日这一天,才会启动业务。一早,最好当然是在店铺中打扫清洁,将窗户打开,商店、酒楼、五行八作方才热闹的开始营业。认为这天开市会招财进宝,财源滚滚,人们心中自然也会倍感欣喜。 总之,在春节期间,这些民俗习惯虽然多数带有封建迷信的特色,但在人们简单的愿望、追求幸福生活理念的支持下,它们有着历史的价值和心灵的温度,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继承。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nxianga.com/cxls/14551.html
- 上一篇文章: 科普丨热热热药物食物食疗,药师教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