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文明的东西方世界,目前已知的对檀香紫檀的应用历史已经非常久远。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器”的应用;一是“药”的应用。

大多数人对于檀香紫檀的了解都是肤浅的。包括很多“行家”对紫檀的认知也只是停留在表面上,大多以其质感、密度、硬度、颜色、光泽等等这些可见的外在因素作为对紫檀的主要价值判断。

而紫檀的一个最重要的内在价值却经常被忽略:紫檀本身更是一种名贵药材,与其它药材配伍或单独使用,可以治疗很多疾病。

紫檀的药用价值很高,马未曾说过:我们就是把椅子砸碎了,拿到药铺都能卖钱!关于檀香紫檀用药的特性,中国古代的医书中多有记载:

(一)外治痈疽及一切毒肿

东晋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卷五?治痈疽妒乳诸毒肿方第三十六记载:“葛氏,卒毒肿起,急痛方:芜菁根大者削去上皮,熟捣,苦酒和如泥,煮三沸,急搅之出,敷肿帛裹上,……又方,水和石灰封上,又苦酒磨升麻,若青木香或紫檀,以磨敷上,良。”

(二)外治面黑干方(面部不洁之症)

唐孙思邈关于紫檀入药的论述:“《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一‘七窍病方’中有治面黑干方、治面?方:……又方:“白附子、香附子、白檀、马珂、紫檀各一两,右五味为末,白蜜和,如杏仁大,阴干,临用以水研涂面,旦以温水洗,却忌风油,七日,面色如莲花。”

(三)治外科病

《外台秘要方》卷二十九里引用肘后疗金疮方:“又方,紫檀末以敷金疮,止痛止血生肌。”

同上卷三十记载:“近效疗一切热毒肿验方并主乳痈:青木香、紫葛、紫檀、朴硝各二两,赤小豆、蜀升麻、白敛、生矾石右八味,捣筛以水,和如稀面糊,又以榆皮汁和之亦佳。以布剪可肿大小,仍每片剪三两个小孔子,涂药贴肿上,干即易之。”

(四)战场创伤

《虎钤经?卷十》金疮统论第一百四:“中毒箭方”:芦根一两、蓝叶一两、紫檀半两、石灰末二两,以牛粪火烧令赤。右为末,不拘时候,以蓝叶叶汁调下一钱粥饮下,亦得。”

(五)妇科

南宋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卷一?调经门?崩暴下血不止方论第十五凡三十六方》记载:“夫妇人崩中者,由脏腑伤损冲脉任脉,血气俱虚故也。冲任之脉,为经脉之海,血气之行,外循经络,内荣脏腑,若无伤损则阴阳和平,而气血调适,经下依时,若劳动过度,致脏腑俱伤,而冲任之气虚不能约制其经血,故忽然而下,谓之崩中暴下,诊其寸口脉微迟,尺脉微弦。寸口脉微迟,为寒在上焦但吐尔。今尺脉微如此,即小腹痛引腰脊痛者,必下血也,若经候过多,遂至崩漏,色明如水下,得温则烦甚者,至于昏闷,其脉数疾小为顺大甚者逆,此由阴阳搏为热所乘,攻伤冲任,血得热则流散,譬如天暑地热则经水沸溢,阳伤于阴令人下血,当补其阴,宜服小蓟汤阿茄陀圆。

(六)红肿热痛

元代医家齐德之有《外科精义》卷下“木香溻肿汤,治诸疮疽始发,肿焮(火欣)增长热痛。木香、犀角、大黄、栀子仁、升麻、黄芩、黄连、射干、黄蘖、白蔹、甘草、炙朴硝、紫檀、羚羊角,已上各一两右口(口父)咀入生地黄汁五合,如无,只用生干地黄五两,锉碎和匀,每用药五两,水一斗,煎至七升,入麝香五钱,净帛蘸药,热溻肿上,日两三度,冷即再换。”

从以上记载可知,檀香紫檀在古代也是一味可以祛除疾患的良药,紫檀与其它中药配伍使用,既可外用,亦可内服。但由于檀香紫檀生长缓慢,非数百年不能成材,故被视为木中极品,一直被皇室所垄断,平常百姓并不能拥有。

免责声明

本文资料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

鹏门国际企划部

年7月20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nxianga.com/cxpz/12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