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管精雕细琢幸福西湖建设正提速
一座城市就像一个“家”,市民的幸福感来源于整洁、美丽、文明、有温度的人居环境。街道整洁明亮,夜市秩序井然,老旧小区焕发生机……近年来,南昌市西湖区在细节上做文章、于细微处见功夫,通过大力推行创新型城市管理制度,抓实抓牢城市管理功能和城乡环境优化,城市品质不断提升,颜值不断刷新,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增强,“幸福西湖”建设正加速。 创新城市管理办法提升城市环境品质 “天网+地线”全面延伸 为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烧烤油烟”“噪音扰民”“占道堵路”等问题,西湖区城管局依托“智慧西湖”平台进行组网,在船山路、前进路、桃花北路试点推进“天网+地线”监管模式——在制高点安装摄像头、在沿街店面门前1.5米处施划黄色标线,摄像头接入执法中队监控平台,查勤工作24小时“不打烊”。一旦逾越,首次是劝告,下次就是处罚,并且‘有图有真相’”。 “天眼+地线”将“智慧平台”与“人力监督”融为一体,实现了对沿街店面出店经营、占道经营的长效管理。“镜头捕捉到业主出店经营后,我们就会对该业主进行电话通告、上门劝导,对于拒不配合工作的业主,我们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理。”西湖区城市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喻水洪说。 截至目前,西湖区城管局已整改天网抓拍的出店经营余处、流动摊点余处,其中实施行政处罚4起,处罚金额共计元。通过技防和人防相结合,成功消灭了“执法人员下班,违章行为上班”的现象,保障各类问题得以及时、高效解决。 “巡回法庭”成效明显 由于城市管理部门自身不具备强制执行权,只能通过劝导、教育、宣传的方式,争取当事人的支持配合,导致城管执法效果不佳。为此,西湖区与法院联动,积极探索“城管+法院”模式,成立全市首个“城市管理巡回法庭”,快速审查和执行城市管理行政机关申请的非诉行政执行案件,化解城市管理领域矛盾纠纷,有效解决违法当事人拒不缴纳罚款、行政处罚执行难等问题。 设立城市管理巡回法庭,为解决当前城市管理重难点问题,提供了咨询、立案、审理、判决‘一站式’司法保障,打通行政审判、行政执法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促使城市管理执法工作公平、公正、公开。自去年7月成立城市管理巡回法庭以来,共处理相关案件9起。案件当事人已于巡回法庭立案受理之前履行到位。 “厕所革命”提质升级 近三年,西湖区涌现出了一批“高颜值”、“高智能”的公共厕所。自年至年,西湖区共新建公厕44座,年计划再建30座,直管公厕达到座,平均每平方公里3-5座,形成十分钟步行如厕圈,让全区五十多万人口收益其中,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 在西河滩小游园,这里的公厕让路过的市民眼前一亮。除了外貌美观大方外,更注重提升对市民的友好度:加装的紧急呼叫设备,可以让遇到意外的如厕者第一时间呼叫工作人员;设有独立第三卫生间,解决了父女或母子一同如厕不知该上男厕还是女厕的尴尬,还贴心地配备了婴幼儿专用座椅和婴儿换尿布专用设施;蹲位、小便池安装了全自动感应式冲水设施;还设置了中央空调,在檀香、香球除臭基础上,增设了专业除臭设备;安装了智慧系统,全部统一纳入市级公厕APP导视后台监控系统。公厕保洁实行每天8小时坐岗制度,“跟踪式清洁”,做到随脏随拖。金环二路公厕还被江西省环卫行业评为“公厕功能完善奖”。 老旧公厕多为直冲式,异味较大、设施陈旧简陋、功能缺失,针对这些情况,年西湖区对48座老旧公厕进行统一改造升级,西湖区城管局聘请了专业设计公司进行图纸设计,每座公厕实行一厕一案,改建后的公厕内外环境有了显著提升。 “一站一景”增添格调 作为人口密度较高的城区,西湖区的生活垃圾日产量近吨,因此,垃圾站等基础设施的管理,对于居民幸福感的提升尤为重要。近年来,西湖区城管局在垃圾站提升改造上,创新管理模式,优化管护制度,着力让群众看到家门口的环境变化。 为破解“毗邻”难题、消除安全隐患、提升管理品质,年以来,西湖区着手启动垃圾中转站提升改造工程,分期、分批对全区12座老旧垃圾中转站进行了提升改造,历时3年,总投入万元,改造后站房“外亮内净更安全”,垃圾中转运输率同比提升百分之百。 年以来,西湖区又以“马路本色”为契机,推出了“一站一景‘灰’改‘彩’工程”。在站房周边加建了水渠,铺垫了防滑过滤垫,防止作业积存污水;立面上,结合人文景观和公益宣传,彩绘了古风水墨山水、垃圾分类知识等图画,让垃圾站颜值逆袭,不再是“脏旧”的代名词;站内加装了红外摄像探头,配齐了除臭、除蚊、除蝇等电子设备,让站内清清爽爽,站外不再异味难闻。 同时,西湖区搭建了数字化监控管理平台,每个垃圾站的监控画面接入平台,实现了对所有站点“全天候,无空档,零死角”的动态监控和管理。同时给垃圾清运车辆安装度全景摄像头,对车辆运行途中进行全程监控,实现网络化管理,加强了车辆行驶安全保障,极大提升了管理效率。 社区城管惠民为本提高便民效能水平 “城管进社区,改变了我们对城管执法人员的刻板印象。他们不仅手把手教我们垃圾分类,对我们举报的问题也能第一时间进行处理。”近日,西湖区城管局工作人员来到桃花镇桃欣嘉苑小区听取居民意见建议时,居民纷纷为“城管进社区”点赞。 今年4月以来,西湖区在去年“城管进社区”试点示范的基础上,把工作引向深入,实现“城管进社区,服务面对面”活动全覆盖,目前已经建立了13个城管社区服务点。 “城管社区服务点实现了由原来问题找上门到现在上门找问题,由原来的被动处理到现在主动服务的转变,努力把问题和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防止小问题引发大矛盾,社区城管工作室的作用逐步显现。截至目前,我们社区城管工作室的执法队员共劝导各类违法行为余起。”喻水洪说。 城管工作人员进驻社区,联合社区干部、物业管理人员,对日常巡查和群众举报发现的社区内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等城市管理问题进行劝导。同时,拆违建工作也取得了显著进展。年至今,西湖区老旧社区改造行动共依法拆除红苗小区、沐英城、朝阳小区、铁路社区等违章搭建处,拆除面积平方米。 下一步,西湖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将继续推动“城管进社区服务面对面”活动在辖区完全覆盖,在实践总结的基础上,形成一批制度成果,建立工作长效机制,形成城管进社区制度化、常态化局面,不断巩固城市管理的工作基础。 精细管理精益求精环境整治捷报频传 道路干净整洁、“城市牛皮癣”不见踪影、出店经营现象明显减少……围绕“补短板、强弱项、建机制”的工作要求,西湖区城管局以城乡环境大整治精细管理为抓手,主动作为、勇于担当、精益求精,着力改善城市环境,刷新城市颜值、提升城区功能与品质。 近年来,“创特色,争一流”的西湖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捷报频传,年西湖区以年度平均分97.60分的成绩名列城区组第二名;年度第一季度,西湖区在马路本色考核名列城区组第一。 下一步,西湖区还将开展为期一百天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创特色,争一流,百日攻坚城乡环境大整治”行动,促进人居环境再提升,为竭力打造“四梁八柱”,加快建成“幸福西湖”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nxianga.com/cxpz/13394.html
- 上一篇文章: 她们为了美容觉能有多拼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