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漏》

李商隐

舞鸾镜匣收残黛

睡鸭香炉换夕熏

中国人天生爱香,骨子里头都透着风雅。古人到了夜晚,在床帐中焚熏助眠的香品。这种香,便是“夕熏”,又叫“帐中香”。北宋黄庭坚《有惠江南帐中香者戏答六言二首》中记载:

螺甲割昆仑耳,香材屑鹧鸪斑

欲雨鸣鸠日永,下帷睡鸭春闲

末句便可理解为午睡时放下帷帐,睡鸭炉中点香,非常闲适的生活感。

再比如花蕊夫人《宫词》有云:

窗窗户户院相当,总有珠帘玳瑁床

虽道君王不来宿,帐中长是炷牙香

“帐中香”是典型的闺房用香,用料与制作过程都极简单,难在沉香、鹅梨汁、花香等之间的微妙,香气甜而不腻,柔而有骨,香韵婉转变化。

相传,此香最早在唐代冯贽的《南部烟花记·帐中香》里被提及

江南李主帐中香法

以鹅梨蒸沉香用之

鹅梨帐中香是李煜与大周后或小周后所制

代表了夫妻二人的绵长情谊

一说它是李煜为大周后深情巧制

一说它是李煜和小周后痴缠而成

但无论是哪个版本,总是那个除了皇帝做不好、什么都能做到极致的花间词帝躬亲原创。

它在明代周家胄的《香乘》中记载最为翔实,其中接近于原方的版本是:

“沉香末一两、檀香末一钱、梨十枚,右以鹅梨刻去穰核,如瓮子状,入香末,仍将梨顶签益,蒸三溜,去梨皮,研和令匀,久窨可爇。”

传统制香依循中医原理,讲求的是“香气养神”。在配方中加入了野生红玫瑰

一来可温和药性

二来增加花的香甜气

点燃后,青烟慢慢升腾,香气扩散得快且均匀,连衣服、发丝都会染上若有似无的暗香。

小小一根线香,气味淡雅悠长,带着梨汁之自然甜香,一呼一吸之间,调息养气,仿佛身临婉约风雅的南唐后庭。

此香的香气清幽、甜蜜、清新、自然,初闻,带有梨汁的清香。沉香散发出来的,是渐渐的蜜甜。

在日常生活中,具备养气、安神、舒气、养颜等功效。闻之舒心,可舒缓心情,久久萦绕,更可安神助眠、减轻压力。难怪流传千古、深受文人贵族喜爱,就连甄嬛都夸它“极为香甜”。

在寂静的夜晚,燃上一根,香气弥散在房间周围,一半烟火,一半清欢,似见李煜的春花秋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nxianga.com/cxpz/13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