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音乐的读书会
一个有音乐的 读书会 送你一朵小红花 “喻宇和朋友们的读书会”即将进入第五年。 这里给各位介绍一下读书会。 如果说这个读书会有什么特色的话,我觉得首先它是一个有音乐的读书会。好像现在线上读书会很多,我知道有樊登读书会,等等——呃,我只知道樊登——好吧,我承认我并没有太关心这个,但是内容跟音乐有关的,在咱们这个圈儿,我就知道我这个。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我本身是音乐学院的毕业生,当初办读书会的初衷其中有一个,希望把中文世界写音乐的好文字都读一遍。所以,读书会每年都会读一些音乐类的书。几年下来,这个目标实现了很多,我们读了大量跟音乐有关的书,印象特别深的有《音乐作品的想象博物馆》,木心《素履之往》(这是我为什么去年能小参与一下木心那个论战的原因),焦元溥《乐之本事》,杨燕迪《遗憾的聆听》,郑延益《春风风人》。这个阅读过程让我看到了远近高低各种招式的评论音乐的方式,很过瘾。 读书会第一年会员有二十多位,到去年第四年有八十多位。按规模,相当于高校里一个大型选修课了。人员构成特别丰富。据我的有限了解,这里有音乐学院的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有音乐学专业的,作曲专业的,也有表演专业的;有高校教师,有中学教师,有小学教师,有博导,也有跟我一样既不博也不导的;有电视台的编导,有出版社的编辑,有公司白领,有保险公司的经理,有私人企业家,还有很多钢琴教师,以及像我这样的社会闲散人员……有人在中国的,也有人在美国的……这是我特别喜欢读书会的地方,各行各业的人因为“读书”这件事情汇集在一起,而这些不同在阅读时能带来很多不一样的视角和观点,相应的,能增加对每一本书的理解层次。 读书会和一个人读书有什么区别呢?我思考过这个问题,也经常以此跟读书会的朋友们探讨。我的答案是,读书会能让读书这件事情变得“更香”。当然,读书本身是一个人的事情,这是不会改变的,没人能代替你阅读的过程。但读书会能让读书这件事情变得更容易坚持,尤其是当你面对那些不太好读的书的时候。我从前一个人读书的体验,常常碰到一两个不好读的点就读不下去,再隔个几天就放下了。放下的感受并不好,我心里知道那是本很好的书,可就是很难坚持。读书会帮我克服了这个困难。我会想到有很多人跟我一起在读这本书,我不孤单,也不是独自面对困难。大家会在群里聊那些不太好读的点,以及值得读下去的价值。然后我们就接着读,再聊再读。这真的帮助我很多。如果不是读书会,我很难把《音乐作品的想象博物馆》、《从黎明到衰落》、《规训与惩罚》这些书从头到尾一字一句啃下来。这种书吧,很奇妙,一个人读真的很难,但能够读下来又无比满足。而在读书会里,不仅能读下来,还读得特别开心,因为每周还有人主讲。 读书会每周三晚上八点会有固定的活动时间。由一个人主讲,然后大家一起聊天讨论。每位朋友都可以申请主讲。我总是希望有更多的人主讲,但最终还是我讲的居多。对我而言,主讲就是挖掘出一本书的趣味和感受,然后跟所有的人分享和讨论。这个过程就是让读过的书沉淀、思考,散发香味的过程。有思考、有讨论,人与人的交流、碰撞,思维的发散,这些都是一个人读书所体会不到的,也就是所谓读书会的乐趣和价值吧。几年下来,读书会渐渐养成了非常愉快的交流和讨论氛围,成为我们这个读书会最珍贵的部分。 读书会每年都有奖励政策,这个政策每年都有调整。今年的政策是更加倾向于奖励那些平时发言积极、对读书会氛围形成贡献更多的朋友——我认为这是应该的。奖励的额度和数量都比较可观。当然,这个政策并不意味着我不珍视那些发言少的朋友。恰恰相反,我很珍视。头几年的时候,我总是希望所有人都能够多多的参与,多多的发言,我还会困惑,那些不发言的同学是不是不喜欢读书会?在跟很多的朋友交流过之后,很多人告诉我,她们很喜欢读书会,喜欢这里的氛围,也喜欢各种各样的讨论,只是她们读得不多或者就是不爱说话,所以发言很少,但是她们反复告诉我,她们真的很喜欢,每年都会参加……这样的交流让我释然很多。现在我总认为,只要朋友们能够享受读书会,享受这里的氛围和交流,就很好。当然,如果你能每年认真读几本书,经常在群里扯扯淡,会收获更大一些。 今年读书会的招募正在进行中。欢迎所有的朋友们。同时附上前几年读过的所有书目,供参考。 年读书会报名规则: 1、本读书会为收费群,本年度会费为元(下方扫码即可); 2、读书会报名时间为年1月1日至年3月1日; 3、读书会活动以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nxianga.com/cxpz/9815.html
- 上一篇文章: 英國批准ldquo從下週開始rdq
- 下一篇文章: 书籍推荐谢佳俊生死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