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告诫我们做人,要懂得在这四个地方
活过一世,有多少次为了眼前放弃了美好和未来,人这一生,实在是很难做到不留遗憾,所以尽可能要做到“凡事必须留后看,他年方不悔当初”,才会最大程度上把握自己的人生,让遗憾少一些。 莫言在《檀香刑》里写道:“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讳的就是个十全十美。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一旦圆满了,马上就要亏厌;树上的果子,一旦熟透了,马上就要坠落。凡事总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恒”。天道忌盈,太圆满的事物终归不会长久。 真正大智若愚的人,懂得在这四个地方“吃点亏”,反而会时来运转。 一、做人不要太满 正所谓:“满招损,谦受益”,一个人在为人处世上要学会低调一点,万事不要太过傲慢,太有傲气的人在社会上很容易就会被淘汰,因为这个社会绝对不会缺少比你优秀的人,时刻提醒自己,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打人是恩怨,打脸是死仇,这是从古至今一直不变的江湖规则,正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有时候就是那么小小的一步,就能够避免许多不必要的冲突,恃才傲物在这个世界上最不可取。 人一旦自满,就会生出骄傲的心态,出现狂妄、轻佻的言行,便容易暴露自己的弱点,为日后埋下祸根。做人不要太满,保持低调,才能避免树大招风。 二、做事不要太满 生活中总是存在许多琐事,也有可能会影响我们的心情,可能人家的一句无心之言就会困扰我们很久。但是回过头来仔细想想,那么多过失其实并没有自己原来想的那样不可饶恕,只是自己正在气头上才让事情恶化。 《朱子家训》中说:“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处事须留余地,责善切戒尽言”。我们在社会上摸爬滚打,终究是难以避免和别人有过节和摩擦,大家都不可能成为独行侠,羁绊无论到了哪里都会存在。 做事太“满”,会激发他人身上的“恶”,为自己招来麻烦。俗话说,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善待他人也是善待自己。 三、说话不要太满 古话说:“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交浅而言深,既为君子所忌,亦为小人所薄。人际交往中,关系的推进,是需要时间去沉淀的,乍见之欢不如久处不厌。知人莫言尽,交浅不言深。 与人相处,固然需要真诚相待,但不能毫无戒备之心。了解一个的内心并非易事,不是所有的朋友你都需要掏心掏肺。该说的话要好好说,不该说的话别瞎说。 周国平说过:“分寸感,不是指疏远,也不是指傲慢。而是指要站在更高的角度,清醒认识自己的位置,然后做出合适的举动”,说话不要太满,有所保留,是待人处事的智慧。 四、追求不要太满 《增广贤文》里说:“磨刀恨不利,刀利伤人指。求财恨不多,财多害人子。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我们终其一生一直追求着自己未曾拥有的东西,却是忽略了一直留在身边的美好,直到有一天我们失去了,才会开始后悔和苦恼。 “你是愿意付出适当的努力,然后高高兴兴地在合适的位置上看演出。还是愿意筋疲力尽,在那个众人羡慕的位置中酣睡”,仔细想想,我们总是为了一个目标,拼尽全力,当拿到最好的入场券时,已经没有欣赏的心思和精力了。 “良田万顷,日食三升;大厦千间,夜眠八尺”。我们每个人所能享受到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想要的太多,就会被欲望缠身,难以享受当下的幸福。 人活一世,记住不要太“满”。待人保持谦逊,行事把握分寸,说话留有余地,处世淡泊从容,才会成就清平美好。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nxianga.com/cxxw/10693.html
- 上一篇文章: 日子越久就越旧,越旧就越舍不得丢掉
- 下一篇文章: 每隔百年就会出现一模一样的你看完照片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