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香馆之科普檀香
檀香,其气味甜而清新,素有“香料之王”、“绿色黄金”的美誉,自古以为便深受欢迎。从印度到埃及、希腊、罗马的贸易路线上,常见蓬车载满着檀香。檀香独特的香味,具有安辅作用,对于冥想很有帮助,因而广泛被用在宗教仪式中,特别是印度和中国,对檀香的需求量至今丝毫不曾减少。佛教对檀香更是推崇备至,以至佛寺也常被尊称为“檀林”。 檀香按产地可分为分为老山香(印度产)、新山香(澳大利亚产)、地门香(印尼及东帝汶)和雪梨香(澳大利亚或南太平洋岛国)。这是历史上檀香木贸易商的习惯分类方法。 老山檀香产量小供不应求,所以国人大量寻找其他产地的檀香原料。其中使用量最大的檀香是澳洲檀香,其次还有印尼檀香、斐济、东加一带的檀香和非洲出产的檀香。为了和原先印度出产的老山檀相区别,习惯上把这些后来新产区的檀香广义的称为新山檀。传说是以前的香料进口商,因为印度的檀香资源日减,就从其他檀香产地进口。后来消费者发现和以前的味道不太一样,进口商就说:“以前是比较深山地区的,年代比较久,叫老山,现在砍伐完了。这一种是比较浅山的,是新的。所以就叫新山。”后来现在所谓新山就泛指是印度以外其他地区所生产的。用老山新山来区分檀香的概念是中国所特有的,在檀香的原产地是不这样划分的。 澳洲檀主要出产在澳大利亚的西澳州,所以也叫西澳檀香。因为澳洲檀为国内檀香市场上最主要的品种,所以狭义上也把澳洲檀称为新山檀。因为环境的关系,很多澳洲檀生长快于老山檀,所以常常可以在澳洲檀的木料上看到比较明显的年轮痕迹。澳洲檀相对于老山檀的醇和则显得清幽一些,燃烧后香气也偏弱一点。 太平洋很多岛屿都出产檀香,其中澳洲靠近太平洋一带和南太平洋岛国上出产的檀香被称为雪梨檀香,因为澳大利亚的悉尼在台湾被译作雪梨。汤加王国所产的檀香叫做东加檀,因为汤加音译也称为东加。在印度尼西亚、东帝汶一带出产的檀香叫做帝门香,来源于Timor一词的音译。夏威夷群岛历史上出产檀香,自年开始被英国人大量采伐,50多年的时间几乎采伐殆尽,现在经过保护有所恢复,但也没有办法再大规模开采了,所以很少见。历史上华人移民把夏威夷称为檀香山就是因为那里出产檀香的缘故. 檀香的常见品种一般分为紫檀、黄檀、白檀等。 紫檀:紫檀是世界上最名贵的木材之一,亦称“青龙木”。主要产于南洋群岛的热带地区,其次是交趾。我国广东、广西也产紫檀木,但数量不多。紫檀一般分为大叶檀、小叶檀两种。小叶檀为紫檀中精品,通常也简称“紫檀”(以下所述“紫檀”为小叶檀)。印度的小叶紫檀,又称鸡血紫檀,是目前所知最珍贵的木材,是紫檀木中最高级的。紫檀的生长期极其缓慢,每年才长粗3厘米,八九百年乃至上千年才能长成材。常言十檀九空,最大的紫檀木直径仅为二十公分左右,其珍贵程度可想而知。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崇尚紫檀之风,是最早认识和开发紫檀的国家。紫檀之名,最早出现于年前的晋朝,崔豹《古今注》云:紫檀木,出扶南(指东南亚),色紫,亦谓之紫檀。到唐朝的时候,已有诗为赞。王建宫词之九七云:“黄金捍拨紫檀槽,弦索初张调更高”。孟浩然之凉州词也云:“浑成紫檀今屑文,作得琵琶声入云”。 黄檀:世界热带地区,主要从东南亚的缅甸进口,量少。适应性很强,在酸性、中性土及石灰质土上均能生长。各地普遍野生,生长在山林、灌木丛中或多石山坡、山沟溪旁;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四川等。 白檀:主产印度、印度尼西亚及马来西亚。为中国原产树种,分布范围广,北自辽宁、南至四川、云南、福建、台湾。华北地区山地多见野生。几乎遍及中国乃至朝鲜、日本。生于海拔-m的山坡、路边、疏林或密林中。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和深厚肥沃的砂质壤土,喜光也稍耐荫。深根性树种,适应性强,耐寒,抗干旱耐瘠薄,以河溪两岸、村边地头生长最为良好。白檀树形优美,枝叶秀丽,春日白花,秋结蓝果,是良好的园林绿化点缀树种. 檀香的药用 檀香是一味重要的中药材,历来为医家所重视,谓之“辛,温;归脾、胃、心、肺经;行心温中,开胃止痛”。外敷可以消炎去肿,滋润肌肤;熏烧可杀菌消毒,驱瘟辟疫。能治疗喉咙痛、粉刺、抗感染、抗气喘。有调理敏感肤质,防止肌肤老化的功效。从檀香木中提取的檀香油在医药上也有广泛的用途,具有清凉、收敛、强心、滋补、润滑皮肤等多重功效,可用来治疗胆汁病,膀胱炎、淋病以及腹痛、发热、呕吐等病症,对龟裂、富贵手、黑斑、蚊虫咬伤等症特别有效,古来就是对治皮肤病的重要药品。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nxianga.com/cxxw/7168.html
- 上一篇文章: A做人,要学会一笑而过B嘴上不积德
- 下一篇文章: 识木那些ldquo广为流传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