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白癜风的饮食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97978059013336939&wfr=spider&for=pc

故事发生在年戊戌变法前后、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仓皇出逃、德国人在山东强行修建胶济铁路的大背景上,高密东北乡的子民在这边土地上上演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惨烈大戏,这些小人物们裹挟在时代的洪流中,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或热烈、或惨淡、或悲壮。

(本图为原创)这是小仞读的莫言的第一本书,也由这一本书,小仞开始喜欢上了莫言的魔幻现实世界。小仞此前和他人讨论过此书,发现对这本书的评价呈现出一种两极分化:爱它的人如痴如狂,厌它的人难以下咽。我曾好奇问过他们,为什么不喜欢这本书。他们的回答是:太残忍了,以至于读不下去。小仞明白他们指的是什么,书中对于刑罚的描写太过细致,让读者感到头皮发麻的同时,感到一阵恶寒。但这正是莫言的目的所在,他用这种惨烈而冷漠的文字,表现出王朝的残忍没落,时代的腐朽破落,以及人性的猎奇堕落。没有惨烈,就没有壮烈。我们常说,这本书是莫言的炫技之作。书中句式工整对仗,韵律感十足。小仞初次读此书时,就被这绝妙的文字运用所征服,就像是一只在猫咖里懒洋洋的猫咪突然生龙活虎上蹿下跳的同时还在喵喵叫。“所有的人,都是两面兽,一面是仁义道德、三纲五常;一面是男盗女娼、嗜血纵欲。”“皇都陷落,国家败亡。异族入侵,裂土分疆。世受皇恩,浩浩荡荡。不敢苟活,猪狗牛羊。忠臣殉国,烈妇殉夫。千秋万代,溢美流芳。妾身先行,盼君跟上。呜呼哀哉,黯然神伤。”在血腥的文字之下,我们应该看到的,是一场吵吵闹闹、最终归于平静的历史悲歌。每个人都是在为了自己而活,原本无关什么民族大义。可人之将死,却还是把最后一口气献给了深明大义。你会发现:狠辣残忍的大刽子手赵甲,也曾恐惧迟疑,亦有恻隐之心;软弱隐忍的小小县令钱丁,也是心怀天下,亦愿以身殉国;义薄云天的猫腔班主孙丙,也曾退避忍让,却致灭顶之灾。赵甲杀人,是为了生计;钱丁做官,是为了报国;孙丙造反,是为了公道。可是——求生计者成为了冷漠残酷的屠夫,望报国者成为了懦弱世故的帮凶,讨公道者成为了痛苦不堪的罪犯。是造化弄人吗?还是在所难免?大多数的人都是历史中的甲乙丙丁,于是就有了太多的身不由己,只能坦然接受而深陷其中了。一场惨烈大戏以悲剧收场,除了地上无法抹净的鲜血,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什么也没有改变。“皇都陷落,国家败亡。异族入侵,裂土分疆。”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nxianga.com/cxyf/12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