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起

茅盾青少年文学院

首届征文活动已经正式启动啦!

截止到目前

我们已陆续收到

来自全国各地小伙伴们的

各类稿件

他们有的触景生情

有的托物言志

有的有感而发

然而

什么样的作文

能称之为优秀作文?

如何组织语言才能不落俗套?

我们选取了部分同学的稿件

进行赏析点评

快来看看他们的奇思妙语

是否会对你有所启发吧!

01

青春是什么

赵泓屹小学组西安市

青春是什么?青春是融融春日正待绽放的花蕾;青春是羽翼渐丰跃跃欲试的雏鹰;青春是整装待发即将扬帆的航船。青春是一支曲,轻舞飞扬;青春是一首诗,慷慨激昂。青春是什么?一百个人有一百个答案。唐代的李白说:“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近代的梁启超说:“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强则中国强”;年少的周恩来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说:青春是投笔从戎,请缨报国的终军;青春是乘风破浪、直挂云帆的宗悫;青春是浩渺长河的一瞬,青春是璀璨星空的一颗;青春是鲲,浮游万里,青春是鹏,翱翔九天;青春是“莫等闲,白了少年头”;青春更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青春在课堂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青春在赛场是“百舸争流,奋楫争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青春需要耕耘,青春更需要浇灌,青春就像礼花,在空中尽情绽放!青春是什么?这就是我的答案。

老师点评

泓屹的文章从整体上看铺陈排比,旁征博引,语言有力,朗朗上口,可以看出写作储备很丰富,文字把控很到位,作为一名小学生能够写出如此对仗工整的文章实属不易。从古代到今朝,从长河到星空,从课堂到赛场,小作者将青春的剪影汇聚在一起,气势磅礴,令人震撼,最终得出“青春再美好,也需要耕耘和浇灌”的结论,使主题升华。虽然文段简短,但流畅押韵,格局宏大,非常用心,望继续努力!

02

像树一样的青春

佚名小学组南昌市

从小,我就最羡慕树。因为它的根紧紧握在泥里,任尔风吹雨淋,绝不动摇;它的杆笔直向上,高耸入云,目标明确;它的叶,化作春泥更护花,大公无私,践行着奉献。我也一直希望我能像树一样,绽放青春最美的光彩。

记得很小的时候,我第一次在书本上读到周总理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我的内心就深受感触,为他的远大理想,更为他在理想指引下书写的辉煌人生。于是,我也轻轻地问自己:我希望我的青春是什么样的呢?每当这时,我都会慢慢闭上眼睛,让各种画面在脑海里回放。我总能看到一棵高大的树展现在我的面前,它深深地扎根泥土,吸收着阳光雨露,蓬勃向上。如此心中的答案坚定无比:扎扎实实地学好知识,勤于奋斗,才能拥有不一样的青春。

于是,我要像树一样去经受烈日的曝晒、风雪的洗礼,洪水的肆虐。于是每次上课,我都聚精会神,埋头苦读,在一字一句中学习知识,让知识在心中积累沉淀,让智慧在头脑中闪耀,内化成自己的真才实学。因为我知道,只有不断地积累,才能深深扎根于土壤,吸收土壤深层的水分和养料,为自己日后的生活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虽然作为一名小学生,似乎现在去谈“青春”这个词还有点老成,但是我知道青春之所以拥有着无限的可能,那是基于现在的每一步尝试和积累。我一定会像一棵树一样,树立起自己的鸿鹄之志,扎根于深深的泥土,挺着有力的枝干,去迎接未来花香满树的灿烂。我坚信,在我的努力下,我的青春一定会绚丽缤纷,我一定会“满载着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老师点评

开篇点题,并且全文都紧紧围绕“树”来论述。首段从根、茎、叶的角度讲述喜欢“树”的原因;其次有感而发的从自我的角度提出自己的理想:想成为一棵参天大树;再次,陈述想要成为一棵栋梁之才,应该付出什么样的努力;最后,再次点题,回归树一样的青春,并提出美好设想:立大志,稳扎根,定能迎来花香满树。

全篇层次分明,逻辑严谨,语言朴实,紧扣主题,可以称得上是一篇美文了!

03

声音

唐东城初中组东莞市

在这个世界上,声音是一个人的一个特殊标志。每个人都是特殊的,声音也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就算再像,那也不是没有一点瑕疵的。比如,很多人因为和明星明人的声音相像,所以出了名,但是如果我们仔细听的时候,还是可以找到瑕疵的。也有很多人,因为声音的像似而被人所误认。奶奶的声音就是还不错的,没有歌星那么动人,但也充满了生活的沧桑感。就在我七八岁那一年,奶奶去世了!去了好看的星星上,我知道我看不到她了,我从小就相依为命的奶奶是我最怀恋的人。她的声音总是回响在我的耳边,轻轻的讲着儿时的童话故事。因为奶奶,我跟家人回了一个他们工作的城市,我不喜欢这里,但是有一个人,却不一样,她就是我这里的阿婶,一个普通的扫地阿姨,在妈妈工作的地方工作。她的声音很好听,我喜欢这个声音,与其说好听,不如说很像我的奶奶。我总是让她给我说童话故事,他也很乐意给我说,时间一久了,她就像我的奶奶一样,可是她不过比妈妈大一点。我还有点内疚呢!可是有一天她对我说“我的声音是不是很像你的奶奶呢?”我很惊讶,我以为我不说,他就不会知道。我只能扭扭捏捏的不回答,可是第二天她就离开了,不知道为什么。很多年过去了,我一直以为是我把她当成奶奶,她生气了,我还觉得她小气,就算奶奶年龄很大,但是她也不至于离开吧。之后我就很久没见过她了。时间的流逝,我早就已经忘了她。只记得她跟奶奶一样,很温柔,对我很好。其实我什么都没有记住,我记住的只有一个她的声音跟奶奶一样很温柔,声音是一样的,但是还是有一点不一样,她还很年轻,没有奶奶的沧桑感罢了!声音真的是一个人独一无二的特殊特征。

老师点评

东城同学从“声音”这个角度切入,认为“声音是一个人的一个特殊标志”。首先,“声音”是一个很不好掌控的话题,因为它只是一种感觉,但小作者从身边的小事入手,使得虚无的东西变的具体,落到实处,不得不说对主题把控很好;其次,将扫地阿姨与奶奶的声音联系起来,既体现了对故人的思念,又体现了孩子的童真,是“声音”将过去与现在联系起来,可以看出作者的匠心。

若想让文章更流畅,老师有两个小建议:1.文章在逻辑方面稍有欠缺,奶奶和扫地阿姨的事例需要有主有次,分段论述;2.文章在结尾处的点题稍有生硬,需要有逻辑的推理出“声音是独一无二的”这个结论,而不是突然点题。总之,小作者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相信你会越写越好的。

04

遇见·醉菩提

王婧瑶初中组济南市

多年前那次偶然的擦肩而过,不曾想,却是定格了一眼万年。多年后回想,渐觉,如此的遇见,今生有一次,足矣,足矣......

那是在一座小山上,山腰处,偶然上山的我,遇见了它们俩——一幢古庙,一棵菩提。

听山里人说,许多年前,一位老僧在山上,建起了一座小小的庙,庙的旁边,种下了一颗小小的菩提树种。

又很多年过去,种子渐渐长成一棵极漂亮的菩提树,小庙也有了些香火,在晨起涌动的云雾中,傍晚倦鸟的啼鸣中,天天听着晨钟暮鼓,嗅着檀香,闲时便赏花开花谢,云卷云舒。它们俩觉得,这样的日子,不错。

后来我去到那座小庙时,庙,已成了古庙,树,则只剩下被雷劈的焦黑的一段枝干,清晨,在有些破败的古庙门口,还能听见钟声隐隐回荡,“当——当——”悠远而绵长,在周围的一片树林中荡得极远,却失了原本的一分清脆,只余下了看破世情后的沧桑与淡淡的伤感。

这座庙,曾经香火是很鼎盛的,那时,庙中人来来往往热闹非凡,庙旁菩提,被许愿的红绳系满,欢喜得紧。有时微风轻送,树影摇曳,在间隙投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汇成一片金绿的海洋。夏日,一树花盏淡雅超尘,风吹过时,花影婆娑。而檀香的味道就自小小庙门中弥散开来,盘旋着升至云际,与天边闲散的流云混在一处,再分不清彼此。云,亦是烟。

后来物是人非,香火渐渐淡了,庙也渐渐老去。人来人去,无数个春夏秋冬,人散了,去了,远了;香火淡了,少了,殁了,那一株菩提古树,却始终都在,始终,不离不弃。

再去古庙的时候,是个黄昏,走入已破败的古庙,点上一炷香,看檀香柔柔浸入昏暗,香火隐隐照亮佛堂,心,一下子宁静了。听着低沉的暮鼓,恍然听到了两个老人那平和而淡然的脚步声。此时菩提树靠近根部的地方,有一抹新芽悄悄盛放,菩提往生。

那一抹绿意,美得惊心动魄。

那一刻,我心中仿佛被重鼓擂中,无数情绪瞬间炸裂开来;忽然感到沉醉,沉醉于那棵坚忍的菩提。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终有一天,菩提花定会重新盛放,开遍古老庙墙,那一天不远了,我坚信。

黄昏的风隐隐夹杂着几丝寒意,倦鸟归巢,我瞧着暗在暮色里的菩提树和古庙,眉眼间攒出点笑意。也许,它们就该如此吧,岁月静好,直到地久天长......

“原来,一次不经意的遇见,竟也可以一眼万年么......”黑暗中不知是谁在低低呢喃。然而这呢喃,也很快,便消逝在凉悠悠的夜空里,再寻不得......

老师点评

婧瑶同学的题目富有诗意,语言优美,文风恬淡。讲述了自己与古庙菩提的相遇,在这相遇中有古庙的世事更迭,也有菩提的蓦然逝去,然而作者在一次次的“遇见”中察觉到了生命的顽强与坚定,在时间的淘洗中体味到了宁静与淡然,是一篇雅文。若稍加修改会更有韵味:可以压缩古庙菩提香火鼎盛与破败的篇幅,在文章末尾升华主题,感叹生命的不屈,寄寓美好愿景,最后点题。希望你能在生活中保持住这份超然的心境,发现生活之美,再创佳篇。

怎么样?

看了这些小伙伴的文章

你有木有摩拳擦掌

跃跃欲试呀?

别犹豫

快快动笔写起来吧~

前名同学还会获得

茅盾文学院颁发的

专属编号徽章哦

此外

我们还会在全部征文中

遴选份优秀作品

还将颁发特制版学员纪念币

及由茅盾青少年文学院发出的

神秘信件

而最终

受邀参加暑期写作实践活动的

百位小作者

将成为茅盾青少年文学院首批会员

亲临桐乡

追溯文学大家的创作历程

体验当地风土人情

聆听作家写作指导

并实地进行创作

征文主题

礼赞青春,志在鸿鹄

征文对象

9-16周岁的青少年(分为小学组与初中组)

征文时间

年4月11日—5月11日

征文要求

1.围绕征文主题,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字(含标点、空格)。

2.体裁不限,记叙文、散文、诗歌、童话、日记、小说等均可。

3.作品必须为报名者原创,未在任何媒体和刊物发表过。禁止抄袭。如发现抄袭或代写行为,将取消征文活动参与资格。

投稿方式

点击阅读原文

或征文活动链接







































儿童白癜风能治好吗
北京哪家治白癜风的医院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nxianga.com/cxyf/2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