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包63P110贤愚经
《贤愚经》设头罗健宁缘品第三十四 《贤愚经》设头罗健宁缘品第三十四 如是我闻:一时,佛陀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中。当时,贤者阿难从座位上站起来,整理好衣服,上前长跪合掌,对佛陀说:“阿若憍(jiāo)陈如等同道五人,宿世有什么善根因缘,以至于如来刚一出世,法鼓刚刚敲响,他们就能最先听到;佛法甘露的妙味,他们就能最先品尝呢?唯愿佛陀垂怜哀悯,为我们详加解说吧。”世尊告诉阿难说:“这五个人,前世就因为先吃到我的肉而得到了安乐,因此今日也能够最先尝到法味,得到解脱。”阿难又对佛陀说:“前世吃肉,是什么因缘呀?愿您详细地为我们开示吧。” 佛陀告诉阿难说:“过去久远无量无数阿僧祇劫以前,这个阎浮提世界有一位大国王,名叫设头罗健宁。他统领着阎浮提八万四千个小国、六万座山川、八百万个村落,有两万名夫人和宫女。国王慈悲又善良,怜悯一切众生,百姓无不蒙受着他的恩惠。当时国中出现了一颗火星,相师看到后对国王说:‘如果有火星出现,天将大旱,十二年都不会下雨。现在出现了这个异兆,该如何是好呀?’国王听了这话,忧心忡忡地说:‘如今发生了这样的灾难,百姓的生计该怎么办呢?百姓要是不能生存,国家又复何存呢!’他随即召来群臣,共同商议对策。众大臣都说:‘大王,您应当下令,让各国统计目前有多少人口,仓库现存多少谷物,合多少斗粮食,看看接下来的十二年里,每人能分得多少啊?’国王同意了,随即宣告天下,下令迅速测算,结果十二年中每人每天所分之粮不足一升。从此,百姓陷入了饥荒,灾民大批地死亡。国王心想:‘我该想个什么办法,来拯救百姓呢?’他与夫人、宫女出外游玩,走到一处地方,各自休息下来。等众人睡熟后,国王就从座位上站起来,向四方行礼,发誓愿说道:‘我的人民现在没有吃的,饿得羸弱不堪。我愿意舍弃这个身体,变作一条大鱼,用我身上的肉来救济他们!’他随即爬上树梢,从树上跳了下来,当场身亡,在大河中化生为一条大鱼,鱼身庞大,长达五百由旬。 “这时国中有五个木工带着斧子来到河边,打算砍伐树木。大鱼看到后,便用人类的语言对他们说:‘你们如果饿了想吃东西,可以来取我的肉吃,吃饱后还可以带一些走。现在你们先吃我的肉,填饱肚子;日后我成佛了,一定用法食来救度你们。你们去告诉国中的大小民众,需要食物的,都可以到我这里来。’五个木工听了欢喜雀跃,立刻在大鱼身上用斧子砍了些鱼肉下来,吃得饱饱的,还带了些回去。他们把这事告诉给国人,国人听了以后又辗转相告,不久就传遍了整个阎浮提,所有人都聚集到河边,来吃大鱼的肉。这边的肉吃完了,大鱼便主动翻身,让人们取另一边的肉吃;另一边的吃完后,原来吃掉的一边又长出新肉来,大鱼又翻身回来,给他们吃。就这样翻来覆去,大鱼一直以身上的肉,救济着大家,救济了十二年。凡是吃过那条大鱼的人,都生出了慈悲心,命终后转生到了天界。 “阿难啊!要知道,当时的设头罗健宁王,就是现在的我啊;当时先吃我身肉的五名木工,就是现在的阿若憍陈如等五位比丘;后来吃肉的那些众生,就是已经得度的八万天人和众位弟子啊。我在那时,就曾经先拿身上的肉给那五个人充饥,使他们得以活命;因此成道后一开始说法,就首先度脱阿若憍陈如他们五个人,用我法身少许的肉,来消除他们贪嗔痴三毒之苦啊。” 贤者阿难及参加法会的大众,听闻了佛陀所说的教言,悲喜交加,都恭敬地奉行。 我们学习这一品,我们要明白,我们活在这个世间是为了什么活着,将来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这是非常重要,非常关键的。这决定了我们将来呀,将来的命运,将来我们向哪里去。一般的世间人,一般六道之内的人、生命,他们迷失了本性,自己在生存的世界里边茫然无知,一边摸索,一边寻找办法让自己生存。自己本来具足的万德万能都迷失了,变得一无所有,变得一事不知,变得非常的愚昧。 在无明的世界里边,在无知的世界里边不断地探索,为了生存,为了自己的目的,开始做种种的事情,而做这些事情出发点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其目的都是满足自己的要求。所以呢,我们不断地在六道中轮回,不断地随自己的业力生存。为什么呢?因为我们都是为自己考虑的。为自己考虑,我们就会不断地造作杀盗淫妄、贪嗔痴慢,不断地就会造恶业,不断地受恶果,在六道中轮回不已。 因为我们是自私的,所以呢,我们影响周围的人,传播我们内在的想法、文化,它都是自私的,所以周围的人慢慢地都是自私的。我们社会,我们的各种设置往往充满了自私自利的这些核心,所以呢,大家都自私,整个社会它充满了杀盗淫妄、贪嗔痴慢这些理念,这些形式。比如说,我们养殖动物主要还是为了杀了他们,我们吃它的肉。虽然说社会使大众建立了一些公共的理念、公共的规则,但是呀,每个人内在核心的还是自私啊,为自己考虑啊。 我们看这个社会产生了商品,产生了货币,我们很少看到有人拿出来自己的产品、商品,拿出来无偿的提供给别人,而是要靠自己生产的商品去出售换得货币,用货币再去购买别人生产的商品。这里边核心就在于自私啊,为自己的利益而考虑,这是其实质。 因为自私,这个社会,我们看它不安宁啊。我们自心不安宁,为了获得更多的物质,为了获得更高的权力,我们不满足,不安宁。我们家庭往往也不安宁,家庭成员之间不公平了,要求高了,就开始闹意见闹矛盾。一个单位、一个集体利益不均等,利益不均衡,大家心中不满。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同样如此,为了本民族的利益,为了自己国家的利益可能做出种种冲突、种种争斗,为的就是获得利益。可见,我们每个人、家庭、社会、民族、国家,如果它内在是利益为导向的,是自己利益为先决条件的,是自己利益为指导思想的,那么,我们人类就不得安宁,人自己内心会不平衡,会冲突。冲突到了极点,到超过了自己可以忍耐的部分了,很可能精神崩溃,得了精神方面的疾病了;家庭利益不能够满足,不能够平衡了,家庭有可能矛盾冲突,有可能家庭分裂、崩溃;国家、民族也是这样,如果自己的利益不能满足,有可能就会发生相互之间的战争、冲突。 我们观察动物界,我们就知道,动物界时时刻刻都上演着生死的戏码儿啊。我们看人类社会,人类社会比动物界要好多了。我们人类社会有法律,有公德,有教育,但是,我们人类社会依然从古到今战争不断,社会矛盾层出不穷,家庭会爆发种种问题,个人有种种压力,会生出疾病,出现情绪波动不安。为什么呢?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为自己着想,为自己迷失本性以后,我们在无明状况下为自己利益着想而引起的种种问题。如果我们不能走出这条路子,不能够转变这个观念,我们就会永远的产生业力,永远的轮回下去,永远受业力的苦报,不能解脱。 那么佛告诉我们,我们要转变这个观念,不要自私了。自私是因为我们无知,因为我们无明而产生的。其实呀,只要我们回到我们清净的本性、光明的本心,我们就具足一切德能,万德万能,不需要像现在这样摸索,不需要像现在这样造作种种的恶果。所以呀,佛告诉我们,我们不能自私了,要为别人着想。因为呀,别人也是自己的一部分,这个世界一切都是我们本心变现的一部分,我们不能伤害了其他一部分而满足自己的另一部分。这样的话呢,我们永远不能回归到本性,永远不能使自己获得圆满。 所以,我们应该转变观念了,要为别人着想,要为他人着想,要首先满足周围一切生命、周围环境的一切需要,为他们着想。只有把我们所处环境一切人的利益满足了,我们所处环境一切都得到圆满,我们自己实质上就圆满了,就回归了,就获得解脱了。只有把我们所处环境一切人的利益满足了,我们所处环境一切都得到圆满,我们自己实质上就圆满了,就回归了,就获得解脱了。所以说,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伤害别人就是伤害自己。 我们帮助别人,刚开始往往是从物质方面开始帮助别人,从自己力所能及的能力方面帮助别人,而且帮助别人往往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力所能及的做起,慢慢地提升,慢慢地扩大,逐渐地能帮助更多的人,利益更多的人。那么随着利益大众,我们就知道,光是用物质利益大众它的利益是有限的,效果是有限的,不能够让大众从生死轮回里边出离,不是究竟的帮助,不是根本的帮助。所以,我们自己要为众生去探索解脱的道路,自己要摸索,去修行,去体悟,去证悟,找到那条回归的大道、觉悟的大道。觉悟了以后,我们继续利益大众,帮助大众,让大众从物质的表相世界里边,从虚幻的物质世界里边,通过修行佛法,觉悟宇宙真理而回归,而解脱,获得永久的、永恒的快乐光明。佛就是这么做的。 从久远久远劫前就开始这么做,一直用生生世世无量无边的身体、角色,在无量无边的时空下做着帮助大众、利益大众、救度大众、解脱大众的工作。因为佛呀,他的心是利益大众的,所以为了利益大众而付出,变化为鱼让大众得到果腹,躲避饥荒。大众呢,感受到的不是恶浊、苦海,感受的是慈悲,感受的是清凉。所以,大众受佛生生世世的救度,他们慢慢地也产生了善的信念,逐渐地从自私、从恶浊走出来,增加善的要素,增加为大众服务的这些要素,慢慢地向上升。当佛成道了,解脱了,用解脱之法继续教化那些众生,帮助有缘众生。这些众生听到佛的教化,感受到佛的光明,依教奉行就会迅速地解脱。 我们现在学佛了,我们一定是在过去世曾经接受过佛的救助,一定在不同的环境里边,在不同的情况下得到过佛法的帮助。所以呀,我们现在能够为人,现在我们能够学佛,在佛的教化下,我们每天坚持功课,坚持学习,坚持行善实践,沿着佛给我们开辟的道路前进,沿着佛走过的脚印我们前进。我们也开始行善,也开始利人,也开始救护大众,逐渐地我们得到佛的光明,在佛的引导下,我们依教奉行改变自己,慢慢地我们就可以像过去那些成就的圣贤们一样熏陶自己,改变自己,逐渐使自己善根福德因缘具足,逐渐使自己成为善男子善女人,临终我们身心清净,意不颠倒,懂得念佛,信愿坚定,我们就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在阿弥陀佛的教化下,我们就可以一直修行成佛,我们就非常幸运的。 但是呀,时机稍纵即逝,因为世间是无常的。佛说过,生命就在于呼吸之间,一吸不存,我们就又流浪下去了。所以我们明白了佛法,就要抓紧时间精进修行,不敢懈怠,不能放弃任何一点时间。只要我们抓紧修行,努力精进,我们这一辈子一定能够修成功。因为呀,过去已经有无数的圣贤修成功了,给我们做了榜样。因为过去有无数的圣贤,已经通过修行成功的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了,给我们做了榜样,所以呀,我们现在就坚定信念,沿着圣贤修行的路,他们走过的路坚持修行,我们一定能够修行成功。 《贤愚经》阿输迦施土缘品第三十五 如是我闻:一时,佛陀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中。一天清晨,世尊和阿难到城里去乞食,看见一群小孩儿在路上嬉戏。他们都蹲在地上,把泥土聚拢起来,堆砌成宫殿、房舍,还砌了仓库,贮藏金银财宝和五谷。其中一个小孩远远望见佛陀走过来,见到佛陀相好光明,恭敬之心油然而生。他欢喜踊跃,生起供养心,就从他堆砌的“仓库”里取出“谷子”,捧在手上,想供养给佛陀。可是他个子太小,够不到,就对另一个小孩说:“我想踩着你的肩膀站上去,把谷子供养给佛陀,可以吗?”那个小孩也十分欢喜,回答说可以的。这个小孩就登上同伴的肩头,把他称为“谷子”的泥土,恭敬地献给佛陀。佛陀垂下头来,把钵向他放低,接受了泥土,然后交给阿难说:“你把这些泥土拿去,涂抹我的房屋吧。”他们乞食之后,回到祇桓精舍,阿难便用这些泥土来涂抹佛陀的房屋,齐齐地抹了一面墙,泥土就用完了。他涂抹完后,整理好衣服,禀告了佛陀。佛陀便对阿难说:“刚才那个小孩,那么欢喜地施土给我,让我涂抹了住所的一面墙。因为这一功德,我涅槃百年以后,他将转生成为国王,名叫阿输迦(这就是后来人所共知的阿育王);而另一个小孩,则会转生做他的大臣。他们将共同统领阎浮提一切国土,兴盛三宝,广设供养,分布舍利,遍及整个阎浮提,还将为我建造八万四千座佛塔。” 这是《贤愚因缘经》第三十五品。我们学习了这一段故事我们就知道了,我们的心是最重要的,而物质它往往是我们心意的表现,是我们心意的承载。在心的面前,哪怕是土,和金子和各种珍宝它都是一样的呀。 在我们世人眼里,土不值钱没人要,谁都想获得金银财宝。但是,虽然我们人人想得到金银财宝,虽然我们可能得到了一些金银财宝,但是到一定的时候,连我们的身体都要死亡,都要变灭了,何况这些金银财宝。所以对于无常的物质,无常的身体,无常的事业,无常的我们这个世界,说实在话,金银财宝和泥土没有什么区别。因为金银财宝和泥土其实都是我们本心本性的变现呀,所以我们要透过这些现象,透过泥土或者金银财宝而看到后面人心。 如果我们摆脱了物质,获得了空性,看穿了世间的假相,那么我们再观察世间,我们就能够做到平等清净。就像佛这样,可能国王大臣会供养佛金银财宝,可能像这些小孩子会供养佛泥土做的谷子,对于佛来说呀,他绝不会去分别这是金银财宝那是泥土,而是透过这些金银财宝和泥土看到了人心,看到了他们内心的虔诚,内心的利益大众的善念。 所以我们平时做事,一定要观照自己的心,一定要时时刻刻注意我们的念头。我们的心是最重要的,我们的念头是最重要的!这些呢,会引导我们去说话做事的,会引导我们产生业力、造作业力,将来会结出相应的后果。所以我们看一个人,看他的心念是最重要的。 我们观照自己,我们平时修行,我们的心念是最重要的,心念是最最重要的!时时刻刻我们在生活中、在工作中、在我们生存的每时每刻都要保持善念,都要以利人为先,以助人为念,这是至关重要的。有了善心善念,我们呢就会做出种种利益大众的事情,将来就结出种种的善果,自己获得利益,大众也都获得利益呀。逐渐地积累了善根福德,逐渐地我们修习佛法,从善念再进一步的使我们清净,身心清净,逐渐地呀,从无明束缚中解脱出去,获得永恒的光明。 这里边,佛给我们演示了心的重要性、心念的重要性。大家呀,一定要记住,纯心是至关重要的。 阿难听后,欢喜地问道:“如来,您在过去世修了什么功德,以至于有八万四千座佛塔的果报呢?”佛陀回答道:“阿难,你专心好好听。在过去久远阿僧祇劫以前,有位大国王名叫波塞奇,他掌管着阎浮提世界八万四千个国家。当时有一尊佛住世,名号为弗沙。波塞奇王和所有的臣民,都无比地仰慕弗沙佛,敬重比丘,常用四事供养他们。那时国王心想:‘如今,大国里的人民,都能经常见到弗沙佛,礼拜供养;但那些偏僻小国的人民,就没有这样的修福机会啊。我应该画出弗沙佛的画像,分发到各个国家去,让各国人民都能对弗沙佛礼拜供养才是啊。’有了这个想法后,他立即召来画师,命令他们为弗沙佛画像。画师们来到佛身边,看到佛的相好庄严,就想把它画出来。但每次刚画好一处,便忘了其他地方,不得不重新观看;再次动笔,却仍然是画一处忘一处,佛像一直都无法完成。 “弗沙佛见状,便亲自调和了各种颜料,画了一幅佛像,作为范本。画师们这才照着样,画出了八万四千幅佛像。每一幅都惟妙惟肖,像真佛一样清净微妙,端正庄严。波塞奇王把这些佛像发了下去,每个国家都得到了一张。他又下令要求各国人民办置鲜花和檀香,来供养弗沙佛。各国臣民得到如来画像之后,都欢喜无比,如同对待真佛一样,虔诚恭敬地供养。阿难,就是这样啊,波塞奇王就是现在的我。我在那一世让人画了八万四千幅如来画像,分发给各国人民,让他们供奉,由于这份功德,我得以世世受福,天上人间常做帝王,每一世受生,都端正殊胜,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由于这份功德,我最终成就了佛道,涅槃之后,又得到八万四千佛塔这样的果报啊。” 贤者阿难和在场的大众,听闻了佛陀所说的教言,都欢喜地奉行。 佛给我们演示因果原理、因果事相,给我们展示演示助人利人、尊敬佛法、画佛像供养佛、宣传佛的道理、做种种利人的事情,那么呢得到善果善报。 因为自己过去供养过佛,画过八万四千佛像,让大众一起来画,一起来供养,一起来学佛,所以呢,佛祖因为过去因地上做过这样的善利益大众,所以呢,佛自己世世受福,自己成就佛道以后呢,涅槃以后呢,也会得到八万四千佛塔这样的果报啊。 这是佛给我们演示因果原理,演示行善利人、行善助人得到的善的果报。所以我们要学习佛法,遵守佛的教诲,要坚信因果原理。我们做了什么,将来呀,就承受什么样的果报。这个呀,是谁也抹杀不了的,谁也不能否认的。这不是靠言论、靠武力可以泯灭的,它是自然规律。 所以,我们要真信佛给我们讲的故事,真信佛给我们讲的道理,把行善助人、行善礼佛、行善弘扬佛法、把有利于众生的这些事情多去做,把这个理念作为我们自己本能,变为我们主动,成为我们自己的指导思想,不要再让人催,不要再让人劝,自己一直做下去。时时刻刻都做,不分男女老幼,我们都去利人,不分场景、时空、机会,我们都去做行善的一面去,没有什么前提条件,注重心念,永远做利人的事。不要因为环境变迁我们又自私了,又造恶了,那么我们“因地不真,果遭迂曲”呀。所以要像佛那样,始终如一的行善,任何条件下行善,不同身份下行善,无论面对任何情况、任何人物去行善,这个理念要坚定不移。这个呀,是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未来负责。这个是我们一定要明白的,一定要做到的,一定要相信的。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nxianga.com/cxyf/3052.html
- 上一篇文章: 永川号外丨只因被蚊子咬了个包,一天之间
- 下一篇文章: 檀香的泡制你知道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