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檀香:考证十四则

原文:

旃檀

《楞严经》云:“白檀涂身能除一切热恼。”今西南诸蕃酋皆用诸香涂身,取其义也。

檀香出海外诸国及滇粤诸地。树即今之檀木,盖因彼方阳盛燠烈,钟地气得香耳。其所谓紫檀即黄白檀香中色紫者称之,今之紫檀即《格古论》所云器料具耳。

檀香止可供上真

道书言:檀香、乳香,谓之真香,止可烧祀上真。旃檀逆风

林公曰:白旃檀非不馥,焉能逆风?《成实论》曰:波利质多天树,其香则逆风而闻。(《世说新语》)

檀香屑化为金

汉武帝有透骨金,大如弹丸,凡物近之便成金色。帝试以檀香屑共裹一处,置李夫人枕旁,诘旦视之,香皆化为金屑。(《拾遗记》)白檀香龙

唐玄宗尝诏术士罗公远与僧不空同祈雨校功力,俱诏问之。不空曰:“臣昨焚白檀香龙。”上命左右掬庭水嗅之,果有檀香气。(《酉阳杂俎》)

译文:

旃檀

《楞严经》里说:“用白檀香涂抹身体可以除热毒。”当今西南地区各族长都用各种香料涂抹身体,主要就是这一用途。

檀香产自海外各国及滇、粤等地,檀香树就是今天所说的檀木。是因为这些地方阳光充足、炽烈,汇集天地之灵气,所有能产出好香。其中所谓的紫檀香就是黄檀或白檀香中颜色呈紫色的那种,叫紫檀香。而今天所说的紫檀则是《格古论》中所说的用于制作器物的木料。

檀香止可供上真

道家的书里说:檀香、乳香是真香,只能用来焚烧供养真仙。

旃檀逆风

林公说:白旃檀的香气并非不浓郁,不然怎么在逆风处都能闻到呢?《成实论》里面说:波利质多天树,其香气逆风也能闻到。(《世说新语》)

檀香屑化为金

汉武帝有一颗弹丸大的透骨金,只有是其他物体接近就会变成金色。汉武帝试着用檀香屑和透骨金包裹在一起,放在李夫人的枕头边上,第二天早上日出的时候去查看,檀香屑变成了金屑。(《拾遗记》)

白檀香龙

唐玄宗曾下诏让术士罗公远和僧人不空一同祈雨,以此比较二人的功力,下雨后唐玄宗把他们召来询问。不空说:“臣昨天焚烧了白檀香龙。”唐玄宗命侍从到庭院中去闻雨水,果真有檀香的气味。(《酉阳杂俎》)

[前文回顾]

香文化()周嘉胄《香乘》自序

香文化()《香乘》李维桢序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1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2沉水香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3沉水香2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4沉水香3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5沉水香4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6沉水香5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7沉水香6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8沉水香7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9沉水香8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10沉水香9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11沉水香10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12沉水香11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13沉水香12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14沉水香13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15沉水香14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16沉水香15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17沉水香16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18沉水香17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19沉水香18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20沉水香19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21檀香考证1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22檀香考证2

注:

《香乘》一书是明末淮海(今江苏扬州)著名学者、香学家周嘉胄穷二十年之力搜集整理的香学著作,也是中国香文化集大成的经典之作。周嘉胄此书囊括了各种香材的辨析、产地、特性等香学知识;搜集整理了大量与香文化有关的典故趣事,可谓知识性和趣味性兼备,是了解中国香文化的首选之作。关于《香乘》的读音,乘应读作sheng(音胜)。乘有两种读音,一曰cheng(成),一曰sheng(胜)。《香乘》之乘应读胜,是香的历史的意思。

中国香道平台将为大家连载《香乘》中的重要内容,以作香友间交流使用,望大家斧正!转载请注明出处。

---喜马拉雅免费语音版---

研读《香乘》太月香学罗子杰

--------------------------------

一个传播中国香文化的平台

公众账号:xiangdao(中国香道)

抖音账号:

太月香学

网络课程:上诗网课

主编抖音:L

线下培训:中国香文化研习班

培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nxianga.com/cxyf/7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