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实用中药方,简验效廉
1.银翘散 组成:连翘、金银花、苦桔梗、薄荷、竹叶、荆芥穗、淡豆豉、牛蒡子、生甘草。 功能: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主治:风热感冒,发热头痛,口干咳嗽,咽喉疼痛,小便短赤。 2.玉屏风散 组成:防风、黄芪、白术。 功能:益气固表止汗。 主治:表虚自汗证,汗出恶风,面色?白,舌淡苔薄白,脉浮虚。亦治虚人腠理不固,易感风邪。 3.健脾丸 组成:白术、木香、黄连、甘草、白茯苓、人参、神曲、陈皮、砂仁、麦芽、山楂、山药、肉豆蔻。 功能:健脾和胃,消食止泻。 主治:脾虚停食证。食少难消,大便溏薄、脘腹痞闷,苔腻微黄。 4.异功散 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生姜、大枣。 功能:健脾理气。 主治:脾胃虚弱,中焦气滞,饮食减少,大便溏薄,胸脘痞闷不舒,或呕吐泄泻。 5.藿香正气散 组成: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半夏曲、白术、陈皮、厚朴、桔梗、藿香、甘草。 功能: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见发热恶寒,头痛,胸膈满闷,脘腹疼痛,恶心呕吐,肠鸣泄泻,舌苔白腻等。 6.理中汤 组成:干姜、人参、白术、甘草。 功能:温中祛寒,补气健脾。 主治:脾胃虚寒,阳气不足引起的腹痛泄泻,手足厥冷,胃寒呕吐,寒湿疝气,女子行经腹痛。 7.三子养亲汤 组成:紫苏子、白芥子、莱菔子。 功能:温肺化痰,降气消食。 主治:痰壅气逆食滞证。咳嗽喘逆,痰多胸痞,食少难消,舌苔白腻,脉滑。 8.匀气散 组成:丁香、檀香、木香、白豆蔻、藿香、砂仁、甘草。 功能:行气和胃,化湿和中。 主治:气滞不匀,胸膈虚痞,宿冷不消,心腹刺痛,胀满噎塞,呕吐恶心;气郁生涎,忽然昏倒,不知人事。 9.缩泉丸 组成:山药、益智仁、乌药。 功能:补肾缩尿。 主治:肾虚所致的小便频数,夜间遗尿。 10.小青龙汤 组成:麻黄、芍药、细辛、干姜、桂枝、五味子、半夏、甘草。 功能:辛温解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主治:外寒里饮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喘咳,痰涎清稀而量多,胸痞,或干呕,或痰饮喘咳,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 11.香砂平胃散 组成:苍术、陈皮、厚朴、缩砂、香附、南山楂、神曲、麦芽、枳壳、白芍、甘草。 功能:温中燥湿,健脾和胃。 主治:饮食不节,食湿互滞所致的胃脘胀痛,难以消化。 12.肥儿丸 组成:肉豆蔻、木香、六神曲、麦芽、胡黄连、槟榔、使君子。 功能:健胃消积,驱虫。 主治:小儿消化不良,虫积腹痛,面黄肌瘦,食少腹胀泄泻。 13.碧玉散 组成:滑石、青黛、甘草。 功能:清暑热,平肝火。 主治:暑热蕴积,烦渴引饮,肝火旺盛,小便短赤。 推荐阅读: 大人和小孩的中药,分别该怎么喝? 余十余年治疗小儿咳嗽经验集 免责声明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转载请务必标明出处,分享此文出于传播和学习交流之目的,并不对文章观点负责,如涉著作权事宜请联系删除。 学习交流、商务合作, 欢迎点击底部「在看」或转发朋友圈, 才能让更多人看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nxianga.com/cxyf/7710.html
- 上一篇文章: 檀香山市市長KirkCaldwell在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