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最好 http://pf.39.net/bdfyy/bdfal/

师范学校毕业,我被分配到一个农村小学。才踏出师范大门的我,就被校长“委以重任”,接替六年级的语文老师。六年级的语文课本上有一篇老舍先生的文章《养花》:“赶到昙花开放的时候,约几位朋友来看看,更有秉烛夜游的味道——昙花总在夜里开放……”说实话,那是我第一次知道昙花开放在晚上。而知道“昙花一现”一词,想来还是要追溯到上中学的时候,当时,老师讲到某些事物生命短暂时,用了“昙花一现”这个词。但我却从未见过其芳容。

光阴荏苒,时光过了几十年,与昙花无缘一见的我,终于有机缘和昙花相见。舅妈喜欢养花,巴掌大的小院里摆满了大大小小的花盆,吊兰、绿箩、昙花、牡丹、无花果……还喜欢培植,说来也怪,那些枝条经舅妈的压扦,就似“妙手回春”一般,枝条、幼芽就都能“另起炉灶”,安居而生根、长大。我搬家的时候,屋子里要“跑味”,舅妈就将绿箩、吊兰、滴水观音、昙花送我好多。刚搬来的昙花说是一盆,其实就是一瓣绿油油的昙花叶子,大且宽厚,形如羽毛,边如波浪,只有两扎多长。那是我第一次见到昙花的样子。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昙花吗?它能长大吗?舅妈养昙花多年,颇有心得。她肯定地告诉我这就是昙花,昙花易种好活,可皮实了。舅妈的话给了我信心,我和老赵把它们安置在东面露台上,给予它们充分的阳光。充足的阳光下,昙花在长大,可以说有点“神速之极”,几年的时间,它已经长到了一米之高。我们怕它“跌倒”,特找来几棵竹竿将它“扶持”住。即便这样,昙花叶子依旧散漫到四面八方。更为有趣的是,有很多叶片并不是从茎上长,而是从叶子的“凹”处“横空出世”,叶上再生叶。有一天,给昙花浇水的老赵,忽然惊喜地呼唤我,瑞雪,昙花要开花了!不可能吧?我有点半信半疑,因为听人说,昙花要养很多年,才有可能开花。我忙完手边的事情后,慢慢踱步到露台上,在叶柄、茎间找啊找,只找到几根针形刺,怎么也找不到花的一点踪影。后来,仔仔细细地再看,竟然在叶子边缘凹落之处发现突起的一个“小苞”,定睛一看,还真是一朵小幼苞,只有黄豆粒大小。它是那么不起眼,如果不仔细看还真难以发现。这家伙不按常理出牌,竟在叶子边缘开花,真是给人意外之喜!它害羞地躲在叶子的“波浪”里,暗褐色的小脸,肉肉的,羞怯怯地张望着这个世界。我拍下它的芳容。

那日之后,我便成了那个“一日看三回,期盼花开早”之人了。我等待着昙花的惊鸿一现。每天几次去看,看花苞长大了多少,又有了什么变化?“都好几天了,怎么也不见长啊?”我几次地问老赵。问的次数多了,连老赵厌我烦了。不可思议的是,有一天,花苞居然失去了光彩,暗淡的花蕾渐渐萎缩,最后竟然消失了。这是怎么回事?回眸一笑之后,却为何没有百媚生呢?我失望了好几天。相传昙花又名韦陀花,原为天上花神,一生凝心聚力只为钟爱之人开放。我愿意相信昙花一定是在为梦想的开放而积聚力量。我看着微微下卷的昙花叶子,看着“波浪”间缝隙之处,花化后生成的那个小痂,期待着花的蓦然再现,企盼着昙花的梦能在有朝一日之际绽放精彩!

小人书的秘密今天学习《捐赠天堂》。这是五年级语文下册中的一篇课文。课文讲了唐山大地震中的一个普通人的故事。大地震发生之后,老师把捐赠的书本,发给孩子们。孩子打开书的时候,在书的第一页居然发现了两张剪纸。那一瞬间,在经历了家毁人亡的他,竟然激动得欢呼起来,很多同学妒忌地围过来,也跟着欢呼起来。虽然那两张剪纸做得稚简,甚至可以说是“粗陋”,却给了孩子们巨大的快乐。它告诉我们只有孩子才懂得孩子,一个童心捐赠给另一个孩子的是一个真正的天堂!

说得太好了!我禁不住感动得想要流泪。谁没有童年,谁又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我想起了小时候和小伙伴们聚在一起看小人书的情景。几个小伙伴,头抵着头,紧紧地凑在一块儿,围着一本小人书。看得快的孩子看完了一页,瞅瞅慢慢的主人,瞧瞧旁边的伙伴,心焦地问着伙伴们,“看完了吗?看完了吗?”抬手就要去翻动书页,可是,主人更快,按住那只“跃跃欲动”的“快手儿”。书主人看完了这一页,他用手指蘸着唾沫,翻过一页,小脑袋们不无夸张地艳羡着主人,甚至咽着口水。那些小人书在我们的童年生活里给了我们文学上的慰藉。我们互相炫耀着一本本小人书《江姐》《野火春风斗古城》《小兵张嘎》《刘胡兰》……得到一本新的小人书,迫切地想要跟伙伴分享,悄悄地拉拉最好的伙伴的衣角,悄悄地从衣兜里掏出书,悄悄地耳语:“咱们去看小人书啦。”如果旁边的小伙伴好奇地也想去,那可绝对不可以,因为这是我俩的秘密。于是,我们就在他们的好奇里,手拉手,蹦蹦跳跳地跑到角落里,脑袋顶着脑袋,身子挨着身子,痴迷地看了一本又一本,看来一遍又一遍。

那时候真傻,大人们特别不理解我们,说我们“香三臭四”。其实,只有孩子们才知道,那一本本小人书,传递的不仅仅是引入入胜的故事,是我们朴素的理想、爱国教育,更是孩子们之间的秘密情怀。正是因为这样的小秘密,我们才有了真正的友谊,有了心灵的安慰,让我们有了铭记一生的幸福回忆。当我们再次相逢的时候,才重现那些共同的童心、童趣!再读课文,我更理解了课文里的那个“丈夫”,也理解了现在的孩子们,一小块水晶泥,一张小画片,一本漫画书……,就可以让他们在一块儿兴奋地捣鼓、叨咕半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nxianga.com/cxyf/8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