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过小年的习俗,你还记得多少花弄
小年夜是一个重要且有意义的日子,中国各地的小年夜日期也是不一样的。一说到小年,北方人马上会反应过来,是农历腊月二十三呀!但在南方一些地区,却是将农历腊月二十四这天定为小年。传说这日是“灶王爷上天”的日子,所以要祭灶神。那么湖南过小年的风俗有哪些?下面一起来看看吧!湖南过小年的风俗南方小年夜都有什么习俗呢?小年是我国汉族传统节日,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主要习俗有两个:扫年和祭灶。也被称为谢灶、祭灶节、灶王节、祭灶。过小年的主要民俗活动是“辞灶”。就是“祭灶王”。灶王也叫“灶君”,民间称“灶王爷”。扫尘实际上就是大搞家庭环境卫生。南方人以腊月二十四为小年,称“掸尘”。这一天家家户户黎明即起,扫房擦窗,清洗衣物,刷洗锅瓢,实施干净彻底的卫生大扫除。小年的前几天,家家打扫房屋,意为不让灶王爷把土带走。祭灶即祭送灶神升天,因此小年也叫祭灶节。人们在腊月二十四都要祭灶,灶君神像,贴在锅灶旁边正对风匣的墙上。两边配联多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下联也有写成“回宫降吉祥”,横批是“一家之主”。中间是灶君夫妇神像,神像旁边往往画两匹马作为坐骑。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粘住灶王爷的嘴,让它不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也有意为让灶王的嘴甜,光说好话。饮食祭灶这天除吃灶糖之外,火烧也是很有特色的节令食品。每到腊月二十四祭灶这天,城市中的烧饼摊点生意非常兴隆。供品除糖瓜之类外,也有供水饺,取民间“起身饺子落身面”之意,有的也供面条。在南方年糕有四方进宝之意,塔形的年糕泽象征来年的日子蒸蒸日上,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湖南各地小年习俗大不同怀化:腊月二十三过小年送灶灶在怀化,小年跟北方大部分地区一样,定在了农历腊月二十三。小年传统的“祭灶”活动,怀化人俗称“送灶灶”。传说灶君是玉皇大帝专门来监督百姓行动的,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日那天,灶君要向玉皇大帝汇报民间善恶。因此,这天人们要用糍粑、糖果,上檀香、焚拜灶君,送他上天,希望灶君在玉帝面前惩恶扬善。灶君走后,人们就在灶前贴上灶君的神像,从此便不许小孩在灶前随便捣乱,以示对灶神的尊敬,春节就由此开始了。长沙:腊月二十四辞灶扫尘长沙人过年须过大半个月,即从第一年腊月二十四过小年起到第二年正月十五闹元宵为止。腊月二十四,俗称“过小年”,举家休息聚餐,称“小孩子过年”。相传是日作为“天上耳目臣,人间烟火主”的灶王爷要回天庭述职,叫辞灶。为了使他“上天言好事,下地降吉祥”、“闹言碎语不必讲,好言善语奏玉皇”,人们要搞大扫除,叫“扫扬尘”。廿三或廿四晚由家庭主妇在锅灶周围点烛祭灶,为其“送行”。湖南过小年的风俗常德:二十三送灶神、二十四祭祖先常德人过小年,在腊月二十四,合家小宴,祭奠祖先,民间各种游乐活动多从此日开始,俗曰“闹春”。又,相传此日高客子(老鼠)过年(亦有说过喜会),不宜吵闹,应早睡,保持安静。否则,“你吵它一天,它吵你一年。”不过,常德人的过年,其实是从腊月二十三开始的,是日相传为司命菩萨(灶神)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一家善恶之日,各家各户点锅灯,焚香拜,祈求灶神奏善事、驱火灾,同时送平时家中奉祀诸神。送神之后,诸神不在家,百无禁忌,开始忙年。小年的习俗湖南人认为春节是传统节日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俗称过年,持续的时间最长。湖南的春节习俗有点不太一样哦!从先年腊月二十四过小年起到第二年正月十五闹元宵为止。湖南不少地方有过小年的习俗,只是具体时间和隆重程度不同而已。过小年是“过年”的开幕式,从这天开始,喜庆的气氛持续到元宵。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nxianga.com/cxyl/14400.html
- 上一篇文章: 独立于四气五味之外的中药芳香药农
- 下一篇文章: 漫谈香沉香檀香鹅梨帐中香,燃香知其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