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治白癜风 http://m.39.net/pf/a_7117848.html

一月底的时候,两粤黄檀的小花就零星点点地开了,披着锈色茸毛的外套,初见花蕾毫不出众,甚至有点难看。

▲两粤黄檀小花初开的模样▲

两粤黄檀Dalbergiabenthamii,又叫“两广黄檀”、“两粤檀”,属蝶形花科黄檀属。顾名思义,典型的广东、广西本土植物。在海南也有生长,不过在海南就不叫什么两粤、两广了,海南人叫它“藤春”,还好没自称“海南黄檀”那就喧宾夺主了。

▲细观两粤黄檀的小花姿态优美▲

▲慢慢,小花开出感觉开出美感,闻出芳香▲

黄檀属在凤凰山暂时辨录有三种,除了两粤黄檀外,还有香港黄檀Dalbergiamillettii和藤黄檀Dalbergiahancei。以下从叶子对三者进行区分,注意从小到大:

香港黄檀:羽状复叶有小叶13-31片,小叶片线形或狭长圆形

▲香港黄檀小叶小而多,狭长圆形。花期5月▲

藤黄檀:羽毛状复叶有小叶7-13片,小叶片长圆形、倒卵状长圆形或宽椭圆形

▲藤黄檀小叶多6对半,短圆锥花序的小花正是盛开期▲

两粤黄檀:羽状复叶有小叶5-7片,小叶片卵形、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

▲两粤黄檀的羽状复叶稍大,5-7片▲

黄檀属黄金家族中还有一种叫“降香Dalbergiaodorifera”,乔木,羽状复叶有小叶7-15片,小时片卵形或卵状椭圆形,先端急尖,雄蕊9,单体。一听这名字我就醉了,这也是王药师的最爱,山上辨搜工作还在努力进行中。(未有图,喜欢可从网上搜)

▲两粤黄檀的小荚果和羽状复叶▲

二月新冠疫情到了关键时刻,一直闲呆在家。随着上山次数的增多,本来绿丛中并不显眼的两粤黄檀慢慢地从挂满的小黑点花蕾,绽放出蝶形花科独特的蝶形花冠小白花,随风即如银光闪烁点缀枝头,到了三月初更是漫山遍野如期灿烂,这集体操排练得还很精彩哟。除了依旧枝头怒放的,分波段完成使命一朵一朵的小白花瓣洒散在山中野径,疑是三月地上霜,甚为壮观,都不忍直踩脚下。

两粤黄檀小花从初露枝头的丑蜕变到集体绽放的美,再到荚果累累的丰收,如同两广人民的务实、拼搏、勤奋、契约精神一样,长盛不衰!

▲成片的两粤黄檀荚果满挂,又是一场收获的盛典▲

要来张清晰点的两粤黄檀小花特写确实有点难度,蝶形花冠看起来犹如翩然飞舞的蝴蝶,但花蕊内藏,花长仅约8毫米,把控不好就容易“全白”没有质感与轮廓。还好,见面次数增多,操练的机会也多了。只要你有心,它任你拍不抱怨,毕竟错过了那就只能明年再来。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还是能拍到几张稍满意,能看到花蕊甚至小荚果苗的照片。

▲总算将两粤黄檀小花的花蕊都能拍到▲

花开花落会有时,疑是地上霜也并不仅仅是两粤黄檀的专场。很快,接捧选手的小花已经“雪花欲坠”,即将隆重登场了,那会是谁?

嘿!秤星树!到你了……

▲秤星树,也叫梅叶冬青、岗梅▲

植物名片

两粤黄檀Dalbergiabenthamii

藤本,有时为灌木。枝长,干时黑色。羽状复叶长12-17厘米;叶轴、叶柄均略被犬贴微柔毛;小叶2-3对,近革质,卵形或椭圆形,长3.5-6厘米,宽1.5-3厘米,先端钝,微缺,基部楔形,上面无毛,下面干时粉白色,略被伏贴微柔毛。

圆锥花序腋生,长约4厘米,径约2.5厘米;总花梗极短,与花梗同被锈色茸毛;花长约8毫米,芳香;基生小苞片长圆形,脱落,副萼状小苞片披针形,先端钝,宿存;花萼钟状,外面被锈色茸毛,萼齿近相等,卵状三角形,先端钝;花冠白色,各瓣具长柄,旗瓣椭圆形,先端微缺,外反,与瓣柄成直角,基部两侧具短耳,翼瓣倒卵状长圆形,一侧具内弯的耳,龙骨瓣近半月形,内侧具耳,瓣柄与花萼等长;雄蕊9,单体;子房无毛,具长柄,有胚珠2-3粒,花柱锥状。

荚果薄革质,舌状长圆形,长5-7.5厘米,宽1.5厘米,有种子1-2粒;种子肾形,扁平,长约11毫米,宽约5毫米。花期2-4月。

产地:产广东、海南、广西

分布:越南也有分布

生境:生于疏林或灌丛中,常攀援于树上

FY两粤黄檀

温馨提示:

1、植物名片和资料来自“植物智”《中国植物志》;

2、蝶形花科,即豆科的蝶形花亚科,参照《深圳植物志》和《澳门植物志》的分法独立为“蝶形花科”;

3、图片均为原创,全拍于珠海凤凰山,欢迎同好转载,请注明出处;

4、欢迎喜欢野生植物或珠海凤凰山的朋友留言加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nxianga.com/cxgj/8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