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坏事的安陵容,就是一个制香小能手
戳蓝字 中国的古人喜欢用香,一来用于祭祀,焚烧大量的香,将自己喜爱的东西供奉给祖先;二来生活用香,早在先秦时期,香料就被广泛应用于生活。 从士大夫到普通百姓,都有随身佩戴香囊和插戴香草的习惯。在香道发展鼎盛时期的宋代,用香成为普通百姓追求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甄嬛传》就给大家展示了很多古方香,什么百合香,欢宜香,鹅梨帐中香等,花样百出,争奇斗艳,甚至推动着剧情的发展。 特别是鹅梨帐中香,甚至成了网红香,大家也很想知道,配上一盆依兰花,是否会发生不可描述的事情。 (呵呵,你想的美) 来自制香小能手安陵容的鹅梨帐中香系剧中原创,它的原型,是“江南李主帐中香”中的一种,相传为李煜所创。 典故:小周后是南唐末主李煜第二任皇后。传说其好焚香,每天垂帘焚香,但安寝时,恐失火,帐中不能焚香,遂用鹅梨蒸沉香,置于帐中,香气散发出来,其味沁人肺腑,令人心醉。 晚唐、五代词中谈到夜帐的光景,往往爱提到“沉烟”,也就是沉香经焚熏发出的烟缕。 帐深枕腻炷沉烟,负当年。 /顾夐《酒泉子》 晓来闲处想君怜, 红罗帐、金鸭冷沉烟。 /毛熙震《小重山》 各位制香达人已按捺不住,想要自己复原这一古香。 但传统古法制香有一套严谨完整的体系,无论是香料的认识、药材属性的了解、香方的确认、香料的配伍及炮制方法,其过程极为繁复且慎重仔细。 传统古法制香,会依据香的功效、香型、品味等,仔细严选香料或中药材,其原料均属纯天然,尊重山川日月赐与的独特性,不添加任何人工化学药剂、色素、香精,以最自然质朴的方式,完整呈现药材的原本面貌。 并依循中医原理,追求的是「香气养神」,注重养生养性、开窍开慧,以制药的理念及过程严谨制香。 一般来说制香要遵循两个基本原则: ★制香如制药,以养神开慧为目的。 ★原料天然,维持万物的自然原貌。 所以要想调出一款好香,并不是只按照《香谱》中的记载照搬就可,材料的好坏,分量的轻重,时间的拿捏,感官的美好,都是需要不断调配和修改的。 小原今天为大家推荐的5款古方香,来自三沸堂的手工制造香囊。香胆成分精选从香港进口的道地名贵中药材,品质优秀,真材实料,气味相比于简单单一的成分或千篇一律的香囊配方,更显独具匠心。 其中的“鹅梨帐中香”就很特别——梨香、檀香和沉香协调融洽,香气层次分明,复杂而多变,馥郁而合意。 注:由于其天然成分,气味会发生变化,香气可持续一个月。当香胆挥发的气味逐渐消失,可取出香胆中的粉末,效古法隔火熏香或于电子香炉焚香(不建议直接焚烧)。或者更换香囊内胆。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闻香识香 点击下图 进行购买 随功效而选 随心意而定 更多选择 更多芬芳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nxianga.com/cxls/1067.html
- 上一篇文章: 道医学堂丨风水化解用药法
- 下一篇文章: 天宝线香厂的制作流程诚信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