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城女人花解店镇七庄村董檀香文艺滋
白癜风专家李从悠 http://www.bdfyy999.com/zhuanjiatuandui/102983.html 乐活意为以健康及自给自足的形态过生活的一种新的健康可持续生活的方式,年10月10日,记者就见到了这样一位“乐活”老人董檀香。 出口成章,信手拈来,这就是记者见到董檀香老人后的第一印象。一见面,她就为记者表演了自己创作的干板腔《改革开放就是好》,脱口而出的大段篇幅和语速让人惊叹。董檀香老人曾是一名教师,后来调入银行工会,与宣传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她多才多艺,眉户、蒲剧、干板腔、小品、唱歌、跳舞都不在话下;她善于观察,结合当下时政和养生方法,将其编成表演剧目,宣传正能量,哪里需要就去哪里义务表演,十年来不曾中断。爱说、爱笑、爱唱、爱跳、爱好宣传工作,是老伴儿高儒博对她的总结。无论走到哪儿,她都能把快乐带给大家。 母亲一句话,改变她的命运 脸上总是乐呵呵的,76岁的董檀香看上去不过才六十来岁,亦能感受到老人发自内心的快乐。她笑说她是村里的“编导”,而如今能和文化工作结缘,也多亏了她母亲的一句话。 董檀香的父母都是村里普通的农民,她出生时父亲已经60岁了。打小儿董檀香就是个活泼好动的女孩。虽然在父亲看来,女孩不需要读书,但求知若渴的她还是和比她大7岁的哥哥在村里读了完小。 念完完小,父母便不再让董檀香上学了。就在摸底考试那一天,看着几个朋友一起相随去考试,董檀香无意念叨了句自己想读书、想考试,没想到母亲回道:“那你现在去吧。”这句话就像一剂强心剂,让董檀香撒腿跑向了考场。待她和三两个朋友到达考场,正在监考的数学只剩十来分钟就要结束了,而就在这短短的十来分钟里,董檀香不仅答满了试卷,还成为朋友中唯一考上的人。 年,董檀香考入临汾师范的数理化班。老师为了丰富学生们的课余活动,特意在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中抽调擅长文艺的人,爱唱爱跳的董檀香就被选进临汾师范宣传队,成了活跃分子,经常外出参加表演。 也正是在学校接触了文艺工作,董檀香掌握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并学会系统地唱歌、组织节目,还学会了弹风琴。 投身文艺宣传,一路赢得赞誉 年,从临汾师范毕业后,董檀香被分配到万荣县七庄学校任教。因为知道她有一些音乐基础,便让她代了全校的音乐课。那时的董檀香忙碌而有意义,语文、数学、历史、地理、音乐课她都代,还负责了学校的宣传队,多演出现代戏、干板腔等节目。七庄村是个大村,全村有多人,学生也有多人,学校的宣传队在当时很有名气。因为她表现突出,多次获得荣誉称号,还获奖一台手风琴。 一开始她并不会拉手风琴,许多朋友借去使用,这让她也有了想学的念头。手风琴右边的键盘与风琴相似,左边的键钮则纯粹靠她反复练习、琢磨。没有老师教,从不会到熟练,全靠她自己摸索。 在学校组织表演时,董檀香也会遇到困难,常常是学校的黑板报上已经预告明天演出的剧目,可他们连剧本还没有。这让董檀香每次都很着急地编写,而大部分时候,没有时间丰富剧本、台词,她索性自己在台上现编现演起来。她的大胆并没有“闯祸”,相反,在随后的日子里,让自己编写和临场反应能力都得到了历练。 年,因为爱唱、会拉手风琴,董檀香被调入县委幼儿园任园长,也住到了城里。除了代课,她还负责幼儿园的文艺演出。孩子们表演的节目,全靠她自己编排。她还写了《我有一个希望》等歌曲,把孩子们对海陆空军的梦想融入歌词中,经常带着孩子们去大礼堂演出,受到许多家长的欢迎,而她也因此多次被评为地、县模范。她还经常下乡培训各乡镇幼儿园教师,把文艺活动宣传得更远。 在幼儿园干了20多年,董檀香培养了许多小演员。而让她更高兴的是,当年的这些孩子,其中有许多如今都成为万荣当地的文艺宣传骨干,在文工团、文化馆工作。每每提起,董檀香的脸上就会呈现出欣慰和自豪的神情。 年,董檀香又被调入万荣县农行工会工作。每年元旦、春节、中秋等传统佳节,她都会带领一批文艺骨干,组织编排娱乐活动,用丰富多样的节目,为单位的同事送去祝福和欢乐。 成立“夕阳红”,义演回馈乡亲 年,董檀香退休了。恰好,一次几个朋友找到她,建议把剧团退下来的会吹拉弹唱的人组织到一起排戏,几个人一拍即合,很快组建起了“夕阳红”宣传队,每周六周日在万荣的飞云公园排戏并表演。 “夕阳红”宣传队日渐小有名气,活跃在万荣县城乡。队伍也从一开始的十几人发展到几十个人,演出类型扩展到大合唱、小品、蒲剧、腰鼓等节目,同时他们还不忘在重阳节下乡为老人演出,活跃城乡人民的生活。 年,七庄村的村干部得知董檀香经常外出表演,便和她商量能否为村里也举办文艺演出,董檀香欣然同意。在她看来,这一路走来,乡亲们都对她十分敬重,给予了她教学上的肯定和支持,也是她回报乡亲的时候了。 自此,每年她都会参加村里的春节文娱演出,眉户《愁眉笑脸》《劝女敬婆》《年货》、小品《招商招来金凤凰》,干板腔《改革开放就是好》、三句半等节目,通过董檀香的编排演绎,呈现在了乡亲们面前。尤其在《招商招来金凤凰》中,董檀香反串了一个农村老头,演出形象逼真,乡亲们十分喜欢。 在村里表演,乡亲们愈发对董檀香亲切,“每次我骑车子进村口,一路上村里人都给我拿些农产品,我真的都不知道该怎么去感谢,只能把我的节目演得更好。”董檀香说,只要演出,村里总会管她的饭,有时候演出完要到晚上10点多,村里要用出租车把她送回去,她都拒绝了,“本来就是给村里办好事,可不能再花村里的钱了”,而她也因此常常步行回到七、八里外的县城家里。 后来她随着儿女搬到了运城居住,但文艺演出从来没有耽误,一到运城就寻摸着老年宣传文艺队组织,并加入其中。 年,董檀香跟着老伴高儒博去了吕梁,在吕梁建设银行打工,那一年建设银行有个大学生培训班,董檀香当班主任,闲暇时间就和学生们排练了一些节目,作为培训结束时的晚会演出,受到广大员工的称赞,还为吕梁建设银行培养了一批文娱骨干。 突遇病痛,仍然挚爱表演 年,因为在吕梁,使得七庄村年的春晚文化活动没有出现董檀香的身影,这也成了她心里的一块疙瘩。 因为长时间演出、用嗓过度,年10月份,董檀香发现嗓子不舒服,但一直没在意。拗不过老伴和孩子们的要求,到医院一查,没想到喉咙里竟然长了个息肉。孩子们立刻盯着她做了手术,并把老两口又送回运城,让她休养,说什么也不愿让她再去演了。 然而,回到运城还没两个月,腊月的一天,七庄村村委会得知她回到了运城,打来电话问她能否参加村里的春节演出,董檀香想都没想就答应了,没想到却引来了儿女们的一通“责骂”。 其实,儿女们也是出于对她的关心,觉得她年纪大了,又刚病了一场,尽管有老伴儿陪着,但外出总归是不让人放心。而且老家“吃没吃窝,住没住址”,加上冬天天气又冷,都怕她的身体吃不消。孩子们为了打消她的念头,甚至说出“年轻人多的是,有精力、有本事演流行节目,群众都爱看,你演的传统节目人家不爱看,离了你地球照样转哩”等“难听话”。然而,还是没能劝动这个执拗的老太太。 “我就是想,老家是我的根据地,老家人民是我最亲近的人,平时对我那么好,他们想让我演个节目,我怎能拒绝呢?何况宣传教育人民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呢。”董檀香说。 老有所乐,欢笑装饰生活 为了丰富自己的表演内容,她十分注重观察生活,无论是老汉、中年男人、小丫头、老婆婆,甚至偏瘫的病人,她都演绎得淋漓尽致,从小细节去模仿。她还将党的政策、中医养生方法、孝敬老人的美德等编成干板腔,通过节目宣传给更多的人。因为受欢迎,有时两个小时的演出,董檀香和她的伙伴就要表演三、四个节目。 演出费用没有,演出需要的道具也都是董檀香自己亲手制作。老汉的衣服她自己缝制,老汉的烟杆,她用水管自己粘贴,在烟锅处塞进一个红灯泡,再用软纸和红布条把周围夯实,表演时一接通电源一闪一闪就像吸烟一般。每次演出都是她自己化妆,连胡子都是她用软布剪出形后,自己再黏上…… 因为演出渐渐有了名气,很多人都会主动联系她,她也很乐意到其他地方为大家表演。她演出有“三不限”——场地大小不限,台子大能演、台子小能演、没有台子也能演;人多人少不限,人多人少一个样,都要演出好效果;演出时间不限,只要有要求,任何时候都能演。“我编写的《健康是宝》走到哪里就宣传到哪里,只要人们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就很高兴,就达到我宣传的目的了。”她笑着说。 在老伴高儒博眼中,董檀香有着非常好的记忆力,这么多年来演出的内容她都能完整地背诵下来。她总会在枕头下放个本子,只要想到什么,就把它写下来,最终串联成一篇大的文章。 年的夏天格外热。三伏天里,董檀香参加老年宣传队的演出十多次,先后在盐湖区敬老院、葡萄园社区、康乐社区、解放路社区等地表演。每天早上6点到9点在南风广场排练,晚上7点去正式演出,每次都是高儒博骑着车子,带着她和演出的行头,就去了演出地,晚上演完后,老两口再一起回来。 如此强度,对于一个年近八旬的老人来说,苦和累可想而知。每一次表演,董檀香都要付出很多精力和心血,人也很疲惫,但她一看到台下欢乐的人群,一阵阵欢呼和赞扬声,苦和累就会一扫而光。很多时候演出结束后,常常会有不认得的观众上来一把抱住她,为她竖大拇指,连声赞叹她演得真好。每次演出都是欢乐了大家,幸福了自己。最让她欣喜的是,能够用自己的嘴,传递了时代的正能量。 生命不息,宣传不止,这是董檀香老人坚持并信守的人生条约。她总说,宣传于她而言是一种责任和义务,也让她收获了独有的幸福与快乐。15年来,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她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周围的人群带来欢乐和温情,在丰富人们业余文化生活的同时,殊不知,她那被文艺滋养着的人生,早已让她的“乐活”精神,成为一种能量,耕耘了别人的心灵,启迪了别人的人生。 编辑:王成林图:田敏 选自:县妇联“最美家庭”典型采撷《笑城女人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nxianga.com/cxyf/12616.html
- 上一篇文章: 热点学区房选谁雨润城PK万泰国际檀香湾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