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还能治疗白癜风吗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不知不觉中,

董玥彤走进了梳篦的世界,

也踏上了人生的幸福之旅。

江苏常州,地处长江之南、太湖之滨,一座拥有三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名人辈出、底蕴深厚。这里谱写过伯牙与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的千古佳话,培育了“中国实业之父”盛宣怀,也打造出梳篦、乱针绣、留青竹刻这样享誉海内外的“常州三宝”。

传说春秋战国时期,延陵囚犯陈七子将一根根竹篾用麻线编结成篦箕,滤掉了头发里的虱子和污垢。此举不仅获得吴国四太子季札的宽赦,还鼓励他开办作场,从此开创了制篦业。陈七子成了篦箕始祖,与上古时期出现的木梳始祖赫连和皇甫齐名,流芳百世。常州梳篦自魏晋时期渐渐走红,至明末清初时入选宫廷御用品,成为“宫梳名篦”。“文亨穿月,篦梁灯火”见证了当时的盛况;怀德桥畔的篦箕巷,留存着当年的辉煌。

梳篦既有去污顺发的作用,又兼具女子发饰的功能,还承载了顺顺利利的美好寓意。作为梳篦的发源地,常州城中曾经出现过大半人家都从事梳篦手艺活的盛况。从第一代日用梳篦,至第二代日用工艺梳篦,再到第三代艺术欣赏和文旅纪念品梳篦,现已是第四代发饰和胸饰梳篦。年常州梳篦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独成一派的常州文化符号。

始创于明朝天启年间的老卜恒顺店是当年的梳篦业翘楚,中华老字号中的“老字号”。如今的常州梳篦厂正是新中国成立后由这家老字号参与公私合营形成而来。在众多弟子中,卜仲宽选中了邢粮为第九代传承人,从“卜”姓到“邢”姓,到如今第十代准传承人的“董”姓,再到犹未可知的第十一代,董玥彤说,无论姓什么,这都是常州梳篦的传承,是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技艺的传承。

常州梳篦的第九代传承人邢粮

梳篦之中遇爱情

那一年,二十出头的常州姑娘董玥彤大学毕业回到家乡,做起了财务工作。尽管从事的工作与手工制作无关,但并不妨碍她对手工的喜爱与钻研。机缘巧合下,年,热爱手工艺的她成为梳篦大师邢粮的学生。

真正开始接触这门手艺,董玥彤才发现常州梳篦的独特魅力。选料上,梳子以黄杨木、檀香木、楠木、牛角等为主,其中黄杨木要经过一两年的自然压制和晒干方可制作;篦箕多以苏南、浙西等地四年以上优质毛竹为主。工艺上,一把木梳经过拉舵到切片直至上光,一共需要28道工序,可纯手工也可半机器半手工制作;小小篦子经篦篾到复查整理竟要72道半工序,且因精细的密齿结构,只能纯手工制作。制作工具就有30多种,后期“雕、描、刻、烫、嵌”五种工艺所需工具和材料更多。在探索创新上,梳篦与竹刻、木雕、扬州漆器、青花瓷、象牙浅刻和金银丝镶嵌等非遗元素的合作愈加密切。正是这些繁复的工序和精湛的技艺,赋予了常州梳篦的实用性和艺术性。

作为江苏省高级工艺美术师、常州梳篦第九代传承人,邢粮成功的秘诀就是: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做到极致。他也是这样要求学生的。只不过他对认真学习且不太爱讲话的董玥彤更加严格。原来,儿子小邢早已对这个女孩儿暗生情愫。

缘分很奇妙,两情相悦更是美好。就像常州民谣所唱:“宫梳名篦,花开并蒂。”不知不觉中,董玥彤走进了梳篦的世界,也踏上了人生的幸福之旅。

一家人的“邢粮梳篦”

常州人嫁女儿,梳篦是必备的嫁妆,寓意顺顺利利、辟邪平安。问起她的嫁妆,董玥彤边点头,边笑着望向小邢,脸上竟有了一丝羞涩。小邢看着爱人时笑眼弯弯的样子犹如一缕阳光,温暖又安定。

恋爱、结婚、生女、学习、创业、传承……当爱情照进生活,一切显得那样美好与甜蜜。从各自工作中抽身,一家人决定一起把梳篦事业做得更好。注册商标、准备原材料、找场地、开工厂,董玥彤和小邢做起了代加工和定制业务。因为梳篦工艺上乘,夫妻俩诚实守信,工厂订单源源不断。年,邢家创办邢粮梳篦工作室,成立公司,自己设计、生产、销售,还开设了第一家门店。此后“邢粮梳篦”几乎以一年开一家店的节奏稳定发展。在邢粮的培养下,董玥彤逐渐成长为常州梳篦行业的后起之秀,参与设计和独立设计的作品备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nxianga.com/cxpz/12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