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方
丹参饮(清·陈修园《时方歌括》) 《时方歌括》“丹参一两,檀香、砂仁各一钱半,以水一杯半,煎七分服。亲信诸痛有妙方,丹参为主义当祥,檀砂佐使皆守法,入咽咸知效验彰”; 《时方妙用》“火痛,脉数而实,口渴面赤,身热便秘,其痛或做或止,宜丹参饮”。 丹参10~30g、檀香6~10g、砂仁3~10g,水煎服。 成效: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主治:血瘀气滞之心胃诸痛。 方中丹参为君药,其性苦,微寒,归心、肝经,“专入血分,其功在于活血行血,内之达脏腑而化瘀滞”;砂仁性辛、温,归脾、胃经,“砂仁,温中温和之药也……中焦之气凝结而不舒,用砂仁治之,生效最捷”;檀香辛温,“调脾肺,利胸膈,为理气要药”。二药与丹参相伍,活血当中兼散滞气,负气行血活而诸痛自愈。是方临证,以治上焦胸膈及中焦脾胃血瘀气滞诸痛为主,旁及胁肋和腹部,为临床惯用之效方。 1.血汗管疾病,如冠芥蒂、心绞痛、慢性心力减弱、心律异常、胆心归纳征、胃心归纳征、高血压、肺源性心脏病等; 2.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病、胆汁返流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幽门阻塞、胃神经官能症、原发性贲门失缓和症、胃黏膜脱垂症、胆石症、胆囊炎、胆囊切除术后归纳征、慢性肝炎、高脂血症、食道癌等; 3.痛苦性疾病,如胃脘痛、肋间神经痛、肋软骨炎、子宫内膜异位性痛经、偏头痛等。 丹参饮疗效真切,被历代医家用于血汗管系统和胃肠道系统疾病的医治。程门雪谓本方“此调气活血法也”,极赞其做用之妙,誉为胸痹心痛第一方。近代名医秦伯末教师袭用本方配伍郁金、乳香医治胁痛,功效佳《谦斋医学讲稿》。国医专家张磊教师医治胸痹心痛,不管寒热真假,多以丹参饮为原形方随证加减:气滞血瘀者,合百合汤;寒凝血瘀者,合薏苡附子散;瘀浊互结者,合瓜蒌薤白半夏汤;气阴不够者,合生脉散;心阳虚衰者,合附子理中汤(新中医,,53(20):-)。曹林教师喜用半夏泻心汤合丹参饮医治瘀血阻络型胃脘痛,因丹参性微寒,颇合胃腑喜凉之性,《时方歌括》云“治心胃诸痛,服热药不效者宜用”,丹参成效和而不烈,既能活血又能养血,稀奇适当胃病日久,血瘀为患,新血不生,病情真假搀杂的患者,临床用量常为20~40g(有用中医内科杂志,,29(10):12-13)。 李遇春教师以为气滞是胃痛病发的初期病因,长远不愈或屡屡发生,“久病入络”,便可造成瘀血,也是胃痛屡屡发生、绸缪难愈的关键住址。丹参饮相符慢性胃痛之病机特征,尤其敬仰,并归纳本方医治气滞血瘀型胃痛的方证有:①胃痛长远屡屡发生;②年岁较大;③胃痛与胸相接;④痛苦夜晚发生显然;⑤痛如针刺,停止不移;⑥舌质暗(有用中医内科杂志,,19(6):)。朱培居老教师惯用丹参饮加味医治痛证,在很多疑问病的医治中屡起沉疴,诸如原发性痛经、术后肠粘连、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山西中医,,10(5):10-11)。 本方时时合方运用,合补阳还五汤或黄芪桂枝五物汤或瓜蒌薤白半夏汤医治心绞痛;合柴芍六正人汤医治慢性减弱性胃炎;合黄芪建中汤医治消化性溃疡;合血府逐瘀汤医治慢性心力减弱;合六正人汤医治脑梗死;合生脉散医治糖尿病性心肌病。 紫苏小医爱好做家,一同学中医吧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nxianga.com/cxxw/13265.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医古方理气之剂二十一丹参饮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